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官舍依江之景。"滩声人惯闻"表明这声音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既是自然之声,也融入了人的生活之中。而"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则是对那份宁静与动荡的双重写照。水面如烟,映衬出清晰的月亮,而山中的火光在夜晚燃烧,点缀着天际的云朵。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寻觅方士(指道士或隐者)的愿望,但却无心留恋于官场之中。"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则透露出诗人对远离亲友和故土的思念与不安,这份情感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中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以及对于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百尺危楼,千间峻宇,艳歌出入从容。
幻身无赖,何异烛当风。
旧日掀天富贵,当时耀、绝代英雄。
百年后,都归甚处,一旦尽成空。诸公。
闻早悟,抽身退迹,跳出樊笼。
念本初一点,牢落无穷。
幸遇时平岁稔,偷闲好、消息圆融。
忘机处,灵波湛湛,独镇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