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答李伯襄·其六》
《戏答李伯襄·其六》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十年曾忆李膺期,今日相思异往时。

可是留连君不厌,未应长负紫霞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对友人李伯襄的戏谑回应,充满了深情与幽默。诗中通过对比十年前与今日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十年曾忆李膺期”,诗人回忆起十年前与李伯襄相聚的情景,那时的约定和期待仿佛还在眼前。接着,“今日相思异往时”一句转折,点出今日的思念之情与过去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时间的推移,或是经历了更多的人生体验,使得情感更加深刻或复杂。

“可是留连君不厌”,诗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口吻,表达即使时光荏苒,对朋友的留恋与不舍依旧不变。这里的“留连”不仅指留恋时光,更深层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不舍。“未应长负紫霞卮”,则以饮酒为喻,暗示了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蕴含着对过往的怀念、对当下的珍惜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端州杂咏二首·其一南山晓翠

秀拥春华丽晓晴,巍峨气势截苍冥。

石梳苔发堆螺鬓,露渍蓝膏湿玉屏。

涧谷长留烟草色,松筠犹是岁寒青。

天然一带真图画,观览无烦出户庭。

(0)

闺怨一百二十首·其四十七

莫入襄阳与洛阳,绮罗勾引少年郎。

歌楼美酒三千斛,舞榭金钗十二行。

(0)

渔父词

顺流得鱼易,逆流得鱼难。

难易有天定,顺流心所安。

网罗疏疏钓曲直,老翁取鱼兼取适。

(0)

歇甘露寺

额分甘露自枫宸,偶作郊行认不真。

屋讶天台小方丈,僧疑石室老功臣。

半霄云雾闻人语,一块虚空挂佛身。

要识此山奇绝处,石间诗句最精神。

(0)

三月自端泮还乡

满眼莺花欲发吟,四方戎马正关心。

农归渤海家如寄,人恨桃源路不深。

夜月啼鹃空惨怆,朝阳鸣凤遂消沉。

三年枉作莼鲈梦,采蕨惟应入翠岑。

(0)

西晋太康元年龚泰砖砚铭

研虽非石难磨穿,心虽非铁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宣。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