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东坡诗案》
《书东坡诗案》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风刺成章昔有之,奸人捃拾欲何为。

先生定以名招祸,自古何曾狱勘诗。

下石几令无地死,诬金独幸有天知。

明朝谪向黄州去,又是东坡觅句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dōngshīàn
sòng / àixìng

fēngchéngzhāngyǒuzhījiānrénjùnshíwèi

xiānshēngdìngmíngzhāohuòcéngkānshī

xiàshílìngjīnxìngyǒutiānzhī

míngcháozhéxiànghuángzhōuyòushìdōngshí

注释
风刺成章:风吹过留下的痕迹像文章。
昔有之:从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奸人捃拾:奸邪之人搜集。
欲何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先生:指诗人。
定以:必定因为。
名招祸:名声招致灾祸。
狱勘诗:因诗入狱受审。
下石:落井下石。
几令:几乎让。
无地死:无法生存下去。
诬金:诬陷的黄金(比喻清白的名誉)。
明朝:明天。
谪向:被贬往。
黄州:地名,苏轼曾被贬于此。
又是:又一次。
东坡觅句:苏东坡寻找创作灵感。
翻译
昔日的风吹过,形成文字被人恶意搜集想做什么呢?
先生恐怕因名声引来灾祸,自古以来,谁曾因诗入狱受审?
恶意中伤几乎让他无处容身,诬陷的黄金幸好天知真相。
明天他将被贬往黄州,那里又是苏东坡寻找灵感作诗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即东坡)遭受政治打压、被贬官的境遇。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对苏轼不公待遇的同情和支持。

"风刺成章昔有之,奸人捃拾欲何为"两句暗示了文人遭受的非议与诽谤,如同狂风般无处不在,而小人的诽谤如同杂草随处可见,却不知他们究竟图谋什么。

"先生定以名招祸,自古何曾狱勘诗"表明苏轼之所以遭此厄运,是因为他的才华与直言不讳,而历史上从未有过因诗入狱的先例,此处流露出对前人的无奈和对传统文人命运的哀叹。

"下石几令无地死,诬金独幸有天知"则形容苏轼遭受的打击如同从天而降的巨石,无处可逃,而指控他的罪名却显得那么空洞和不公,但天地间自有一种超然的智慧可以识破是非。

最后,"明朝谪向黄州去,又是东坡觅句时"则直接点出了苏轼被贬往黄州的遭遇,同时也强调了他即便在逆境中依旧不忘诗书,继续寻找创作灵感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隐喻和巧妙的语言游戏,展现了诗人对于苏轼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于才子遭遇不公待遇的悲哀。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赠孔止武横州学正·其四

便道还乡两月程,綵衣偏胜锦衣荣。

到家且慰双亲望,膝下频将寿酒倾。

(0)

题墨竹赠贡士邹观·其二

挺挺潇湘玉,平生意独耽。

玉堂风雨夜,思尔隔江南。

(0)

题墨竹寄赵君公复·其三

幽贞不可变,岁久色逾好。

夫君渺湘南,冰霜慎自保。

(0)

赠黄彦子赴竹山教谕

与君阔别四年馀,忽领乡书上帝都。

金殿春风膺荐后,玉堂夜雨盍簪初。

惊传綵服还乡县,亲听纶音下玉除。

料想重来应有日,先期稳步蹑云衢。

(0)

赠罗继鼎赴福建理问

清晓除书降紫宸,一官迢迤向三闽。

圣朝自是严钦恤,藩属于今重简抡。

雪霁关河瞻去骑,天寒驿路促征轮。

谳刑自昔关阴骘,务俾斯民洽至仁。

(0)

赠翰林侍讲余学夔还西昌·其一

禁苑同官三十年,忽闻承诏赐归田。

玉堂金马贫如旧,流水閒云客似仙。

解组未能忘去国,听鸡无复候朝天。

今晨相送情无限,潦倒空惭雪满颠。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