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致政曾宣德十二韵》
《赠致政曾宣德十二韵》全文
宋 / 刘弇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自得逍遥物外情,肯将冠冕谩劳形。

门前始种先生柳,斗下重添处士星。

文豹雾中谁逐逐,飞鸿天外自冥冥。

最怜孤竹人高卧,却讶三闾客独醒。

放旷七贤林下洞,栖迟六逸水边亭。

和烟买得花栽润,带雨移来药颗馨。

凫舄印残苍藓绿,蜗庐筑破远山青。

消磨日月棋千局,笑傲云霞酒一瓶。

隐几旋成招隐句,披衣新看养生经。

小轩静把琴开匣,幽苑深将鹤剪翎。

明月有时来竹坞,红尘无路到松扃。

几多九老图中景,都为丹青入障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居山林的官员,他远离官场的束缚,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先生柳”、“处士星”、“孤竹人”、“三闾客”,以及“七贤林”、“六逸水边亭”等,展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自得逍遥物外情,肯将冠冕谩劳形。” 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超然态度,他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门前始种先生柳,斗下重添处士星。” 以“先生柳”和“处士星”象征其隐居生活的开始,暗示着一种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状态的形成。

“文豹雾中谁逐逐,飞鸿天外自冥冥。” 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文豹在雾中显得急切,而飞鸿在天际则显得自在,表达了主人公对内心平静与外界纷扰的不同态度。

“最怜孤竹人高卧,却讶三闾客独醒。” “孤竹人”与“三闾客”分别代表隐士与清醒者,诗人对这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好奇,体现了他对人生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放旷七贤林下洞,栖迟六逸水边亭。” “七贤林”和“六逸水边亭”是隐居之地的典型象征,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模仿。

“和烟买得花栽润,带雨移来药颗馨。” 描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寻找乐趣,通过种植花草、培育药材,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凫舄印残苍藓绿,蜗庐筑破远山青。” “凫舄”和“蜗庐”分别指代隐士的鞋履和简陋的住所,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

“消磨日月棋千局,笑傲云霞酒一瓶。” 表达了主人公在闲暇时光里,通过下棋、饮酒等方式,与自然和自我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

“隐几旋成招隐句,披衣新看养生经。” 通过写诗和研读养生之书,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实践。

“小轩静把琴开匣,幽苑深将鹤剪翎。” 描绘了主人公在静谧的小屋中弹琴,在幽静的花园中与鹤相伴,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明月有时来竹坞,红尘无路到松扃。”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心境,明月的光临和松门的封闭,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追求内心自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作者介绍
刘弇

刘弇
朝代:宋   号:云龙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生辰:1048-1102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题九鲤湖九首·其五石门

双扉寂寂护苍苔,几片浮云洞口来。

笑探三花从此去,不知何处是天台。

(0)

和郑给舍七夕对雨·其二

飞来暮雨妒婵娟,隔岁星期一水悬。

却恨云间青鸟使,衔书不向月中传。

(0)

入苏门

策杖游何处,苏门慕昔贤。

松声疑凤啸,云气似龙潜。

台迥藏修竹,山深拥紫烟。

何当逢石髓,一举挟飞仙。

(0)

雨泊作

西风吹大漠,远客滞归舟。

雨暗城阴色,云含海上愁。

潮声来卧榻,画角起层楼。

那得新丰酒,悠然命马周。

(0)

空囊

芳草经春歇,阴云入夏多。

鹭鸥群水曲,猿狖啸岩阿。

白发何生理,青山且放歌。

空囊归未得,倚棹笑蹉跎。

(0)

夏日题东麓草堂·其二

池上凉风至,荔枝香满庭。

凌波双鹭白,捲幔数峰青。

绮丽追金谷,诙谐得岁星。相将?一醉,身世等浮萍。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