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其四》
《临江仙·其四》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0)
注释
金谷:金谷园,本为晋代石崇的别墅,这里代指词人的宅第。
嫩寒:微寒。
博山:指香炉。
薰笼: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别浦:分别的水边。
鲤鱼:指书信。
锦书:用锦织成的信,一般指情书。
用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其夫事。
随分:照例,相应。
残红:残花。
翻译
是不举烟火的寒食节,名贵的树木在园子里隐隐透出绿色。嫩生生的寒意,在春风中瑟瑟抖动着。薰笼内,焚烧香料的博山炉还微微透出暖气。深浓的春色围着小小的阁楼,在轻柔的雨声里,我们做着温馨的梦。
在我们分手的渡口,送信的鲤鱼哪一天才能来到呢?它捎来的,该是一封包裹着千愁万恨的信吧!还记得,我们是在去年,一株海棠花下认识的,由于相思的折磨,她一定瘦多了。啊,也许此刻她正含着泪,在独自寻找那片片残红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以金谷园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金谷无烟宫树绿",开篇即以金谷园的翠绿宫树渲染出春天的生机盎然,但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因为"嫩寒生怕春风",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博山微透暖薰笼",博山炉散发出的暖意透过熏笼,温暖了小楼内的空间,与室外的微寒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感伤的氛围。在这样的春色与梦境中,诗人思念远方的人,"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表达了对相聚的期盼和离别的无奈。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借鲤鱼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亲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排解的愁绪。"海棠花下去年逢",回忆起去年海棠花开时的相遇,更增添了此刻的孤独和失落。

最后两句"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通过写海棠花的凋零,寓言自己的消瘦和憔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悲观情绪。整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千顷廨院小憩老僧旧爇左臂干缘宝叔塔一绝悯

见说当年老比丘,茶毗一臂作重修。
山头宝叔成新塔,泉下应贻父母忧。

(0)

石山素不驻足偶一徘徊心甚乐之他日结茅名曰

上临绝壁下深湾,合著危亭阿堵间。
咫尺吾庐不相识,人间何处有溪山。

(0)

自述九首

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晴窗睡足时。
庭户无人春寂寂,入帘幽鸟语高低。

(0)

沧浪亭有感二首

归老园林事已休,无端淮水作鸿沟。
堂堂百战平戎手,肯向沧浪把钓钩。

(0)

过九里湾二首

溶溶泛日桃溪浪,濯濯抛风柳岸春。
天地十分和气裹,此时无语倚蓬人。

(0)

九月望徙坐冬窝

黄花弄影日婆娑,一夜秋风百感多。
门外红尘深几许,老夫今日坐冬窝。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