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
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
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
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
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
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
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
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
老夫乘兴耳,不作剡溪回。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悄然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独立开放的坚韧与美丽。
首联“度度看梅来,犹疑早计哉”,诗人反复观察梅花,心中疑惑是否过早地开放了。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对梅花开放时间的关注和疑问,营造了一种期待与不确定的氛围。
颔联“相逢如有待,不自觉全开”,表达了诗人与梅花相遇时的惊喜与自然之美的赞叹。梅花似乎在等待着与诗人相逢,而它的全然开放,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刻意为之,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自在。
颈联“每念苔枝雪,犹颁玉镜台”,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形象,仿佛是镶嵌在玉镜台上的花朵,既纯净又高贵,展现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命力和美感。
尾联“忽能同我笑,知复为谁催”,诗人想象梅花与自己一同微笑,却不知是为了谁而开放,这种情感的交流,增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开放的喜悦与感慨。
最后两联“有语为春误,何心待月来”,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认为自己可能误解了春天的到来,而实际上,他更应该静待月亮的来临,享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反思,鼓励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开放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令君忧乐与民同,灯火随时祝岁丰。
我亦颇怀归去乐,田蚕处处逐儿童。
旧闻但觉生米矶,新游更见黄连石。
石边矶上有轩窗,万里一时来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