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阳台名,今上阳台路。
我因兴古怀,驱车暂停驻。
馀基尚突兀,云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声,野色剩孤树。
当时襄王梦,曾与神女遇。
幽冥事莫测,万载谁能悟。
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
凄凉宋公子,深情见遗赋。
昔闻阳台名,今上阳台路。
我因兴古怀,驱车暂停驻。
馀基尚突兀,云雨自朝暮。
哀猿失故声,野色剩孤树。
当时襄王梦,曾与神女遇。
幽冥事莫测,万载谁能悟。
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
凄凉宋公子,深情见遗赋。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晋冀纪行十四首(其四)阳台》,通过对阳台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昔闻阳台名,今上阳台路"起笔,将读者带入对古代传说的联想中,阳台曾是楚襄王与神女相会之地,充满了神秘色彩。
"余基尚突兀,云雨自朝暮",诗人描述了遗址的残存,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自然的风雨在日夜交替。接下来,"哀猿失故声,野色剩孤树",通过哀猿和孤树,渲染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氛围,寓言了历史人物的消失和故事的寂寥。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楚襄王的梦境,感叹"幽冥事莫测,万载谁能悟",表达对生死、命运的深沉思考。"平原亘千里,巫山渺何处",诗人借巫山之渺小,象征着阳台神话的遥远和不可触及,也暗含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诗人以"凄凉宋公子,深情见遗赋"作结,提及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以此寄托自己对历史情感的共鸣和对过往辉煌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