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把罗衣泣凤皇,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闲把罗衣泣凤皇,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与情感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郑谷的《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其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目前境遇的不满。
"闲把罗衣泣凤皇":这句描绘的是宫女在空闲时分拣精美的罗衣,而心中却充满了凤凰般的悲伤。凤凰象征着高贵与自由,这里暗示着对失去的尊荣和自由的渴望。
"先朝曾教舞霓裳":这句提及的是过去皇帝曾亲自教授宫女如何跳舞,穿着华丽的霓裳。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宫廷生活中的艺术教育,更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春来却羡庭花落":当春天到来之际,本应是欣赏庭院中花朵盛开的时候,却反而羡慕那些已经飘落的庭花。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的无奈和惆怅。
"得逐晴风出禁墙":在这句中,诗人终于获得了外出的机会,随着晴朗的微风走出了限制她的高墙。这里“禁墙”象征着宫廷的束缚,诗人通过这一行为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封闭宫廷生活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抒发,是一曲深情的怨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