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萍风梗,寄人间,倦为客。
梦里瀛洲,姓名误题仙籍。
敛翅归来,爱小园、蜕箨筼筜碧。
新种幽花,戒儿童休摘。
放怀随分,各逍遥,飞鴳等鹏翼。
舍此萧闲,问君携杖安适。诸彦群英,诗酒皆勍敌。
太平时,向花前,不醉如何休得。
浪萍风梗,寄人间,倦为客。
梦里瀛洲,姓名误题仙籍。
敛翅归来,爱小园、蜕箨筼筜碧。
新种幽花,戒儿童休摘。
放怀随分,各逍遥,飞鴳等鹏翼。
舍此萧闲,问君携杖安适。诸彦群英,诗酒皆勍敌。
太平时,向花前,不醉如何休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浪萍风梗,寄人间,倦为客”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疲惫和渴望超然物外的情怀。“梦里瀛洲,姓名误题仙籍”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是一个仙境般的地方,连名字都可能因为迷离而被错误记载。
“敛翅归来,爱小园、蜕箨筼筜碧”一句,诗人选择了归隐,用“敛翅”比喻自己的放下世俗的追求,回到自己所爱的小园中,那里有清净无为的生活和心灵的寄托。紧接着,“新种幽花,戒儿童休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不希望孩子们去触碰那些还未开放的、神秘的花朵,象征着对纯真和未知的保护。
“放怀随分,各逍遥,飞鴳等鹏翼”一句中,“放怀随分”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生活态度,而“各逍遥”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状态下自由自在。接下来的“飞鴳等鹏翼”则是比喻自由飞翔,像大鹏展翅一样无拘无束。
最后,“舍此萧闲,问君携杖安适”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放弃,以及对于未知旅途的询问和探索。全诗以其淡雅清新、意境深远的特点,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理想。
南塘守蓟门,上书论边事。
七害与六失,极之以四弊。
所言诚晓畅,执政可其议。
筑台二千里,财用亦已费。
号令既严明,器械犹犀利。
不恃彼不来,恃我实有备。
在镇十六年,虏骑莫敢至。
当时遣大臣,三岁一阅视。
督抚不掣肘,诸将受节制。
乌虖谁之功,江陵方在位。
古称愚黔首,亦曰毒天下。
此策今不用,科举宜可罢。
陶公论未竟,已遭肉食骂。
驱之侥幸途,风俗焉得化?
矧兹灾流行,秋暑酷于夏。
万人在狴犴,僵仆相枕藉。
疫来犹防之,何故反见迓?
区区鼠且腐,岂足鹓雏嚇。
更莫嘲陈生,逃威入鸥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