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东海钓鱼矶,五见疏林木叶飞。
漳浦去留非嗜蹇,子山词赋本思归。
秋深苑圃黄花在,寒入关山白草菲。
忽有锦鳞传尺素,转怜江表故人稀。
一辞东海钓鱼矶,五见疏林木叶飞。
漳浦去留非嗜蹇,子山词赋本思归。
秋深苑圃黄花在,寒入关山白草菲。
忽有锦鳞传尺素,转怜江表故人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得友人书》。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书信后,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一辞东海钓鱼矶,五见疏林木叶飞。”以“一”与“五”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离开东海边的钓鱼之地,五年间,林中的树叶由绿变黄,再由黄而落,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喻着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颔联“漳浦去留非嗜蹇,子山词赋本思归。”这里引用了古代文人追求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同时,“漳浦”与“子山”都是古代文人的隐居之地或隐居之志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颈联“秋深苑圃黄花在,寒入关山白草菲。”通过“秋深”、“黄花”、“寒”、“白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园中菊花盛开,关山之上白雪覆盖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尾联“忽有锦鳞传尺素,转怜江表故人稀。”在收到友人书信的惊喜之余,诗人不禁感叹于远方朋友的稀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其中,“锦鳞”比喻书信的珍贵,“尺素”则指书信的简短,体现了古人对于书信传递情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八月十八睡龙死,海龟夜食罗刹水。
须臾海壁龛赭门,地卷银龙薄于纸。
艮山移来天子宫,宫前一箭随西风。
劫灰欲死蛇鬼穴,婆留朽铁犹争雄。
望海楼头誇景好,断鳌已走金银岛。
天吴一夜海水移,马蹀沙田食沙草。
崖山楼船归不归,七岁呱呱啼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