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骄骢惜障泥,烦将接淅问迟迟。
直须日夜驰三百,惭愧吾人过月知。
敢为骄骢惜障泥,烦将接淅问迟迟。
直须日夜驰三百,惭愧吾人过月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刚所作的《次韵答张德夫二首(其二)》。诗中以“骄骢”、“障泥”、“接淅”、“驰三百”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间的感慨。
“敢为骄骢惜障泥”,诗人以“骄骢”比喻尊贵的朋友,而“障泥”则是马鞍下用来保护衣裳的垫子,此处用以象征对朋友的关怀与爱护。诗人不敢因为朋友的尊贵而轻视了这份关怀,表达了对友情的尊重和珍惜。
“烦将接淅问迟迟”,“接淅”是指匆忙洗米,这里借指忙碌或急切的状态。诗人通过“接淅”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繁忙中仍不忘询问朋友的情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关切之情。
“直须日夜驰三百”,“驰三百”可能是指快速行进三百里,这里用以形容时间的紧迫或行动的迅速。诗人强调必须日夜兼程,表达了对时间的紧迫感以及对完成某项任务的决心。
“惭愧吾人过月知”,“过月知”意味着过了一个月才知道,这里用以表达对错过重要时刻的遗憾和自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及时了解情况的歉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间的敏感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
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雪山有缘,白首重来,信不偶然。
怅怆凄未洗,平戎何策,英灵不绝,赖蜀多贤。
耆旧二三,甲兵百万,力障狂澜回巨川。
秋声静,共巍楼把酒,自足筹边。
何人为我笺天。
焉用此客星留井躔。
正柴桑栗里,稻肥蟹健,松江笠泽,莼美鲈鲜。
百计求闲,一归未得,便得归闲能几年。
持公赋,待后堂新唱,夸语彭宣。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
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
斯行也,非纪网省闼,定引京都。
猗欤。
愿疾其驱。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
向玉阶芳寸,亲承温问,金成十二,细述嘉谟。
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
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
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
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
试容老子婆娑。
恍身在广寒仙子家。
任殷勤唤酒,恣从君赏,徘徊待月,剩向人夸。
我有家林,旧栽岩壑,得归去相延方是佳。
姑先约,拼共横船玉,教堕巾纱。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
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
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粟可饭,衣从恶。
秫可酒,茶胜薄。
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
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