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门巷欲无花,絮起晴风落又斜。
飞入画帘空惹恨,不知杨柳在谁家?
春风门巷欲无花,絮起晴风落又斜。
飞入画帘空惹恨,不知杨柳在谁家?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里飘飞的柳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风中那一幕轻盈而略带寂寥的景象。"春风门巷欲无花",暗示了春色尚浅,花儿尚未盛开,只有柳絮在微风中飘荡,仿佛是春天的先兆。"絮起晴风落又斜",形象地刻画了柳絮随风起舞,时而升起,时而斜斜落下,动态感十足。
"飞入画帘空惹恨",诗人将柳絮比喻为引发愁绪的元素,它飘进画帘,却徒然勾起观者的哀怨和思念之情。"空惹恨"三字,表达了诗人对柳絮无端触发人心情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不知杨柳在谁家"以问句收尾,既是对柳絮来源的探寻,也是对人世间的离别与漂泊的深深感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家园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柳絮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对于生活细微处的敏感洞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丽谯吹角,渐疏星明澹,帘筛残月。
袅袅霜飙欺翠袖,飞下一庭香雪。
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
桄榔林里,苏仙偏感华发。
休怨时暂飘零,玉堂清梦,不惹闲蜂蝶。
好似王家丛竹畔,乘兴山阴时节。
剪水无情,阆风归去,认使芳心歇。
和羹有待,凭时身到天阙。
梅雨成霖,倦永昼、暑行岩曲。
爱云梢翠樾,枕谿蓬屋。
轻木凌波冲卷雪,飞泉奔壑呜哀玉。
羡渔翁、终岁老烟波,披蓑绿。
嗟客宦,荒松菊。
颓壮志,青编竹。
更长年谙尽,是非荣辱。
钟鼎无心时节异,山林有味箪瓢足。
感故人、於此赋归欤,思之熟。
石肠底事斗清新,赋就摛华万象春。
谁知袖手苦吟客,中有筑岩和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