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中过石遗招同尧生昀谷登陶然亭》
《雪中过石遗招同尧生昀谷登陶然亭》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卅年不见江亭雪,老顾犯寒迹前辙。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

微阳欲吐阴旋凝,薄饮频消气不热。

岿然劫后竟我待,惭愧鬓华照飘瞥。

此人此景能几逢,影事陈陈更休说。

忧时阅道吟立就,乞外诚斋行复别。

却因难弟忆兀方,白战故山久弦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宝琛在雪中经过石遗,被邀请与尧生、昀谷一同登陶然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慨。

首句“卅年不见江亭雪”,以三十年未见江边亭阁之雪景开篇,营造出一种久违的氛围,引出下文对雪中景象的描绘。接着“老顾犯寒迹前辙”一句,写出了诗人不顾严寒,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行,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城南冷人得两三,联句僧窗慰孤孑”描绘了城南寒冷的环境中,诗人与几位友人在僧舍窗前联句,相互慰藉,共同对抗孤独的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

“西山入云怪相避,乾苇戴花愁压折”通过西山云雾缭绕、干苇承受花朵重压的形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微阳欲吐阴旋凝,薄饮频消气不热”描述了阳光即将破晓,但阴云依旧笼罩的景象,以及诗人通过饮酒来驱散寒冷,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岿然劫后竟我待,惭愧鬓华照飘瞥”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仍能坚守自我,但又因岁月流逝而感到一丝遗憾和自责的心情。

“此人此景能几逢,影事陈陈更休说”则感叹这样的时刻与情景难以再次相遇,过去的回忆只能留在心中,不再多言。

最后,“忧时阅道吟立就,乞外诚斋行复别”表明诗人面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吟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同时暗示了他将离开,前往诚斋(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精神境界)继续修行或探索。

“却因难弟忆兀方,白战故山久弦绝”收尾处,诗人提到因思念难弟而想起远方的山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人生、时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石潭先生荣进吏侍兼副史局用韵贺赠

凤日龙霄近欲攀,仙踪元只在蓬山。

尽誇荣宠从今盛,长拟门庭似旧閒。

群才总属陶钧地,一字犹严衮斧间。

当日相从今远别,玉堂凉月梦清颜。

(0)

酬和少宗伯汪先生省中步月见怀之作·其二

夜深高咏在虚亭,无柰蟾光影竹青。

对树栖鸦眠自在,傍城更柝语丁宁。

歌馀白雪翻瑶瑟,兴入沧洲拂画屏。

人事故逢清景少,赏心长为碧云停。

(0)

二乔观书

宫妆初试凭阑干,玉女阴符取次看。

教得孙周多妙策,东风一炬走曹瞒。

(0)

水仙·其十

月华星彩照娉婷,杨播清香似德馨。

得水为仙今不老,岁寒从此致脩龄。

(0)

送史阴阳官归金困

几年林壑伴渔樵,一旦蜚声达九霄。

课艺总知龟策妙,拜官争羡宠恩饶。

归帆晓逐天风急,行色春随烟树遥。

此去想应多得意,锦衣光映玉骢骄。

(0)

和王希范送摇先生之新建韵二首·其二

京国欢初会,春风柰别何。

晴洲芳草合,岐路落花多。

酒尽金台月,帆经扬子波。

匡庐遥在望,隐约几时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