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麦垄边,见一雉将雏。
雏儿才长成,哑哑学母呼。
翅软未解飞,嘴嫩未能食。
饮啄与游翔,皆赖顾复力。
儿兮依其母,母子爱其儿。
一朝羽翼全,那料南北飞。
有童持长竿,捕雏何遽遽。
老雉虽善飞,绕匝不忍去。
雏儿颇有智,藏伏荆棘间。
棘密难探取,顽童怅空还。
须臾童去远,老雉还来视。
母子得全活,鼓翼心倍喜。
尔童一何忍,尔雉一何慈。
孰谓天良心,人禽乃倒之。
观物可会心,抚古常自镜。
今朝忽见此,大愧中牟令。
行行麦垄边,见一雉将雏。
雏儿才长成,哑哑学母呼。
翅软未解飞,嘴嫩未能食。
饮啄与游翔,皆赖顾复力。
儿兮依其母,母子爱其儿。
一朝羽翼全,那料南北飞。
有童持长竿,捕雏何遽遽。
老雉虽善飞,绕匝不忍去。
雏儿颇有智,藏伏荆棘间。
棘密难探取,顽童怅空还。
须臾童去远,老雉还来视。
母子得全活,鼓翼心倍喜。
尔童一何忍,尔雉一何慈。
孰谓天良心,人禽乃倒之。
观物可会心,抚古常自镜。
今朝忽见此,大愧中牟令。
这首诗描绘了雉鸡一家在麦田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温馨与亲情。诗中的雉鸡妈妈悉心照料着雏鸟,从雏鸟的学叫、学飞到学会独立生活,每一步都充满了母爱。当雏鸟长大后,虽然它们开始尝试飞翔和觅食,但仍然离不开母亲的照顾。诗中通过描述雉鸡一家的生活,展现了自然界中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通过一个孩子拿着长竿捕捉雉鸡雏鸟的情节,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残忍行为的批评,同时也赞扬了雉鸡妈妈面对威胁时的勇敢与保护本能。最后,诗人在感慨人禽之间情感差异的同时,也提醒人们应从中汲取道德教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性的善良与公正。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思考,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治身时位俱云得,同体君臣系所遭。
仁庙自从延辅弼,圣孙相继委钧陶。
早辞十载调元鼎,尚拥平年出帅旄。
白首未尝安富贵,丹心愈更事勤劳。
曾无半语矜功大,犹有流言忌德高。
皎皎忠诚通日月,悠悠险计息波涛。
由来正直阴须相,此去勋名势转牢。
伊昔初秋降申甫,于今外牧滞萧曹。
恩颁天厩双龙种,赐及家庭一凤毛。
再拜捧觞何所祝,愿公三熟见蟠桃。
丽华一握青丝,金珠粟粟香环里。
春窥绮阁,新妆风舞,铢衣如碎。
翠凤苍虬,骑来下界,蝶惊蜂避。
甚三生富贵,垂垂晓露,犹凝满身珠翠。
谁共那人结发,问何时、蹇修为理。
对花一笑,香茸易剪,碎金难缀。
半点芳心,乱愁如织,缕丝传意。
倩东皇、拂拭新条,更与作、来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