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若思贻珍珠菊与客同赋》
《罗若思贻珍珠菊与客同赋》全文
明 / 区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芳菲愁断未能裁,谁展霜姿到碧苔。

鲛室泪消琼岛月,凤城香绽素霞杯。

佳人咳唾三秋色,野客追攀九日台。

欣赏岂须银烛照,坐阑应有夜光来。

(0)
鉴赏

此诗《罗若思贻珍珠菊与客同赋》由明代诗人区怀年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雅致场景。诗中以“芳菲愁断未能裁”开篇,巧妙地将菊花的凋零与诗人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谁展霜姿到碧苔”,进一步渲染了菊花在霜雪覆盖下的坚韧与美丽,将其置于碧绿的苔藓之上,更显其清冷高洁之态。

“鲛室泪消琼岛月,凤城香绽素霞杯”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菊花比作鲛人的眼泪,与琼岛上的明月相映成趣,又以凤城中的香花与素霞杯相联,既展现了菊花的香气四溢,也暗示了其高雅脱俗的气质。接下来,“佳人咳唾三秋色,野客追攀九日台”则通过“佳人”与“野客”的对比,表现了不同身份的人对菊花的不同情感体验,佳人以三秋之色赞美,野客则追随于九日之台,表达了对菊花的共同喜爱之情。

最后,“欣赏岂须银烛照,坐阑应有夜光来”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欣赏菊花之美并不需要外在的灯光照耀,而是内心自然流露的喜悦与共鸣,暗示了菊花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它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感悟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情趣的高雅追求。

作者介绍

区怀年
朝代:明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猜你喜欢

杜山自遣

世事茫茫心事灰,众人争处我惊回。
闭门不管花开落,避俗唯通燕往来。
富贵在天求不得,光阴转地老相催。
平生任达陶元亮,千载神交共一杯。

(0)

伏龙山民宋正甫湖山清隐乃唐诗人陈陶故圃曾

故人昔住金华峰,面带双溪秋水容。
故人今住伏龙山,陈陶故圃茅三间。
千载清风徐孺子,门前共此一湖水。
百花洲上万垂杨,白鸥群里歌沧浪。
故人心事孺子高,故人诗句今陈陶。
短衣饭牛不逢尧,何如绣鞍上着锦宫袍。
瓦盆对客酌松醪,何如紫霞觞泛碧葡萄。
豆萁然火度寒宵,何如玉堂夜照金莲膏。
吟成秃笔写芭蕉,何如沉香亭北醉挥毫。
再三问君君不对,目送飞鸿楚天外。
细读山中招隐篇,超然意与烟霞会。
照影湖边双鬓皓,此计知之悔不早。
三椽可办愿卜隣,荷锸相随种瑶草。

(0)

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劫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只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0)

胡粹送羊烹以会客

烹膻会宾客,花酒一时来。
愁逐歌声散,心随笑口开。
饮疑金盏漏,醉到玉山颓。
借问欢娱地,相逢能几回。

(0)

和郑润甫提举见寄

出门欲求仁,取友必胜己。
寥寥云海乡,所幸有君尔。
胸蟠三万卷,智先三十里。
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
长身如病鹤,吟苦如蟋蟀。
顾此憔悴姿,痴生年八秩。
举世皆好竽,老夫方鼓瑟。
梅花莫笑人,茅檐炙朝日。

(0)

湖南见直帅

致身虽自文章选,经世尤高政事科。
以若所为即伊吕,使其不遇亦丘轲。
长沙地窄儒衣阔,明月池乾春水多。
天以一贤私一路,其如呷海九州何。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