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均梦幻,俯仰在一室。
况乃物外人,身闲有馀力。
朝来忽改作,轩牖开虚寂。
匡床竹火炉,棐几贝叶帙。
清风常入座,飞尘不沾席。
煮茗焚香净扫除,剩种松杉障西日。
百年均梦幻,俯仰在一室。
况乃物外人,身闲有馀力。
朝来忽改作,轩牖开虚寂。
匡床竹火炉,棐几贝叶帙。
清风常入座,飞尘不沾席。
煮茗焚香净扫除,剩种松杉障西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境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的心境。"百年均梦幻,俯仰在一室"说明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他选择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内自得其乐。"况乃物外人,身闲有馀力"则表明诗人超脱尘世,有着剩余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句"朝来忽改作,轩牖开虚寂。匡床竹火炉,棐几贝叶帙。清风常入座,飞尘不沾席"描绘了诗人一天的生活:早晨改变旧习,打开窗户迎接清净的空气;使用简约的家具,如同古人那样;保持环境的整洁,不让尘埃侵扰。
最后两句"煮茗焚香净扫除,剩种松杉障西日"则是诗人享受生活的小确幸:品茶、燃香,这些都是古人常做的净化身心的行为;而"剩种松杉障西日"可能是指在庭院中栽种了松树和杉树,借此来遮挡西晒,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私密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简约化,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