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延野步,幽钟客至门。
粥鱼人外寂,山鹊定中翻。
尘事入林尽,新诗白佛言。
坐深无一字,松桧绿阴繁。
秋草延野步,幽钟客至门。
粥鱼人外寂,山鹊定中翻。
尘事入林尽,新诗白佛言。
坐深无一字,松桧绿阴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山中图景。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置身于一片静谧之中,通过秋草、幽钟、粥鱼、山鹊、尘事与新诗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首句“秋草延野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在铺满秋草的田野上,草色与秋意相映成趣,为整首诗奠定了自然、宁静的基调。接着,“幽钟客至门”一句,钟声悠扬,仿佛是远方的呼唤,引人进入一个更为神秘、幽深的世界。这钟声不仅唤醒了来访者,也唤醒了读者心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粥鱼人外寂,山鹊定中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和谐。粥鱼,可能是指僧侣们在修行时煮食的简单食物,此处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纯净。山鹊在寂静中翻飞,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状态的一种隐喻。
“尘事入林尽,新诗白佛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尘世的烦恼似乎随着踏入森林而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启迪,正如新诗所传达的真理,如同佛语般深入人心。
最后,“坐深无一字,松桧绿阴繁”描绘了诗人独坐于松树与桧树之间的情景,四周绿荫繁茂,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份宁静之中。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自然和谐与精神超越的追求。
病马思旧槽,穷鸟恋枯枝。
岂敢怨寒苦,实命不逢时。
伊余生不辰,遭世乱日滋。
崎岖浊世中,乌道乃转夷。
人情如秋风,枯叶落转吹。
艰难历数月,囊空无晨炊。
入门一粪除,欣戚两有之。
吾复何容心,苍苍命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