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曾作阳台梦,别路遥看神女云。
山径褰衣时雨润,仙舟锁浪蛟龙闻。
长干漠漠诸花白,豁野苍苍枫树曛。
两地争誇足幽事,更将诗草寄纷纷。
昨宵曾作阳台梦,别路遥看神女云。
山径褰衣时雨润,仙舟锁浪蛟龙闻。
长干漠漠诸花白,豁野苍苍枫树曛。
两地争誇足幽事,更将诗草寄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翁万达在雨中行走在乡村小道上的所见所感。首句“昨宵曾作阳台梦”,以梦境开篇,引出诗人内心的遐想与期待。接着,“别路遥看神女云”一句,通过遥望云彩,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
“山径褰衣时雨润,仙舟锁浪蛟龙闻”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雨中行走的情景,山径湿滑,雨水滋润着大地,仿佛连蛟龙都能听到水声。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长干漠漠诸花白,豁野苍苍枫树曛”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景色的变化,长干之上,花朵在雨后显得更加洁白,而远处的枫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苍茫的橙红色。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最后,“两地争誇足幽事,更将诗草寄纷纷”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美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交流与分享,通过诗歌来传递这份情感和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乡村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仙家洞天三十六,地脉独数华阳灵。
我师佩印主其所,雾阁云窗常不扃。
支铛玄夜煮白石,飞檄白书鞭轰霆。
茅君礼罢月如水,控鹤直入秋冥冥。
玉皇闻师司下土,召赴弥罗紫霄府。
命临真境向蓬莱,玉佩霞琚绾簪组。
旧游为别今几春,时忆家山魂梦苦。
危峰飞瀑正当门,閒却长桥跨溪浒。
郭熙画手称良工,运毫命意趣不穷。
当年应预写句曲,深林邃壑何其同。
我师得此如拱璧,索我开图着诗笔。
赋诗看画思飘飘,何须更蹑王乔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