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依稀似幔亭,悬崖峭壁绝丹青。
请看石窦函遗蜕,可是神仙尚有灵。
华表不闻归白鹤,道人空自诵黄庭。
山禽似喜游人至,树底和鸣亦可听。
风景依稀似幔亭,悬崖峭壁绝丹青。
请看石窦函遗蜕,可是神仙尚有灵。
华表不闻归白鹤,道人空自诵黄庭。
山禽似喜游人至,树底和鸣亦可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仙岩时所见的奇幻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风景依稀似幔亭”以“幔亭”为喻,暗示仙岩的景致如同仙境,给人以飘渺梦幻之感。接着“悬崖峭壁绝丹青”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仙岩地形的险峻与独特,仿佛连画师都无法描绘其壮丽。
“请看石窦函遗蜕,可是神仙尚有灵。”这两句将视线转向岩石深处,仿佛在探寻古代神仙留下的痕迹,表达了对仙岩神秘历史的遐想。接下来,“华表不闻归白鹤,道人空自诵黄庭”,通过对比华表上不见白鹤归返,与道人独自诵读《黄庭经》形成鲜明反差,既体现了仙岩的静谧与空灵,也暗含了对仙人踪迹难觅的感慨。
最后,“山禽似喜游人至,树底和鸣亦可听。”以山中鸟儿的欢鸣,侧面烘托出仙岩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仙岩独特的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南晋今黄梅,东禅旧青莲。
曹溪竟何许,龙朔知几年。
我闻二祖师,属袂兹褊褼。
片言道有契,千古衣相传。
栽松与舂硙,为此一大缘。
朝追固若迫,夜度亦大遄。
迩来五百载,兵火数变迁。
惟馀坠腰石,绳窍徒空穿。
堂堂吴生画,笔法世所贤。
绢素虽朽蠹,丹青尚依然。
嗟予二三子,平生慕真诠。
来游获瞻仰,投老当周旋。
独恨走俗状,明朝又加鞭。
临池更徘徊,圆荷汎漪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