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避尘缘,时参道德篇。
柴门背海闭,鸥鸟受人怜。
桂树栽成实,松花采作团。
微官浑忘却,唯记孝皇年。
经岁避尘缘,时参道德篇。
柴门背海闭,鸥鸟受人怜。
桂树栽成实,松花采作团。
微官浑忘却,唯记孝皇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世纷扰,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他时常研读道德经典,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门前的柴门背对着大海,仿佛与外界隔绝,连鸥鸟都对他心生怜悯,可见其生活之隐逸。
诗人亲手种植的桂树已结出果实,松花也被采摘制成团状,这些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也映照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尽管身居微官,但似乎早已忘却官场的琐事,唯一铭记的是孝顺皇亲国戚的往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