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古风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

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

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

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iàokuígōngyuànqìngsòngpíngshì
táng / jiǎorán

qìnghánshānzhìníngxīnzhuǎnqīngyuè
làijìnshūràoxuánquán

zàiyíngèngchángtíngkōngyùnnánjué
yōusēngshēndìngguīwàngyuǎnbié

xìngzhōngzhēnshēngmiè

注释
一磬:一声磬响。
寒山:寒冷的山林。
凝心:集中注意力。
清越:声音清晰而悠扬。
细和:细腻的和声。
虚籁:虚空中的声响。
尽:完全。
疏绕:稀疏地环绕。
悬泉:从高处落下的泉水。
在夜:在夜晚。
吟:吟诵。
更长:更加持久。
停空:停留在空中。
韵难绝:音韵难以终止。
幽僧:隐居的僧侣。
悟:领悟。
深定:深刻的禅定状态。
归客:归家的旅客。
忘远别:忘记了远方的离别。
寂历:寂静冷清。
无性中:超脱物我的境界。
真声:真实、本质的声音。
何起灭:如何产生和消失。
翻译
一声清冷的磬音回荡在寒山之间,静心聆听,音色愈发清脆悠扬。
细腻的和声仿佛融入了虚空,稀疏的旋律如同悬挂的泉水潺潺流淌。
夜晚中,这吟诵声更加绵长,停留在空中,其韵味难以终止。
幽居的僧人在这深沉的宁静中领悟禅定,归途的旅客忘却了远方的离别。
在寂静而超然的境界里,真实的声音又如何生起与消逝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对夜间磬声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表达了诗人在深夜听闻寺庙中的磬声,心神向往于更高远之处的精神状态。"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则形象地描绘了磬声的细腻与泉水的流淌,与夜晚的静谧氛围相得益彰。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表明诗人对这种宁静之声的沉醉,以及这种声音如何在空中久久回荡,不愿意就此打断。"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则透露出寺庙中僧人的内心悟性,以及过客对于远离尘世的渴望与放下。

最后两句"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进一步探讨了声音与静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超然的声音本身是否有始终。整首诗通过对夜间磬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精神超脱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夏日书事

洗竹明新牖,疏泉理废池。

破砻炊玉粒,钓鲫鲙银丝。

假寐抛书帙,蠲烦泥酒卮。

空馀八角扇,懒惰不能持。

(0)

送张汝霖纠左冯翊六绝·其二

平岳亭高一望间,烟霞缥缈揖飞仙。

请君直跨刚风骑,去折山头十丈莲。

(0)

彦文携玉友见过出示致道小诗因次其韵·其一

一壶春色玉生光,最爱霏霏绕鼻香。

浅醉不禁衣袖冷,幽林风雨夜苍凉。

(0)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其七

飞桥跨岸饮晴虹,云散风微水月空。

日日尘沙困鞍马,暂留身在广寒宫。

(0)

役所书事用山谷观化韵·其一

武陵归棹几重山,回首沧波锁暮烟。

一寸愁生千万斛,可能容易付湘弦。

(0)

次明仲韵·其三

尘沙渺渺暗城楼,心切尧云泪欲流。

慷慨一卮戏下酒,诸郎谁是舞阳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