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归二首·其二》
《将归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

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

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

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0)
翻译
我还没满一岁就出门远游,回家时已经看到两个孙子。
想象他们在竹林边,对着酒壶举杯共饮。
年老体衰不再嫌弃瘦弱,只要有心宽和家人在就感到欣慰。
人生总是充满风浪,能平安无事不惊慌已算幸运。
注释
为客:出门在外。
不满岁:不到一岁。
两孙:两个孙子。
遥知:想象中。
临竹户:在竹林边。
引瓢樽:举着酒壶。
老罢:年老时。
嫌瘦:嫌弃瘦弱。
心宽:心境宽广。
风波:人生的波折。
何幸:多么幸运。
惊奔:惊慌奔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将归二首(其二)》。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短暂归家的感慨。首句“为客不满岁”写出了诗人在外的时间之短,还未满一年就决定回家,流露出对家乡和亲情的渴望。次句“还家见两孙”则描绘了诗人回家后见到孙子的喜悦,家庭的温馨与传承让人心生安慰。

第三、四句“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通过想象家人在竹林边欢聚饮酒的画面,展现了家庭团聚的和谐景象。第五句“老罢那嫌瘦”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但并不介意身体的瘦弱,更看重的是家人的安康和团聚。最后一句“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诗人感慨人生多变,庆幸自己能在家这个避风港中得以安宁,不必再担心外面世界的动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别胡仲立次敬子伯量二丈韵二首

乾枯如我真何用,谩结蒲团竹椅缘。
缄口向人无一语,此灯他日遣谁传。

(0)

病中闻伯量相访寄之二首

我屋修竹根,身閒境逾静。
维摩本无心,谁令示人病。
夕阳耿疎林,影落莓苔径。
佇立有所怀,高人傥乘兴。

(0)

窗前古槐二首

去岁西湖避暑来,藉花无数眼慵开。
而今归卧洪崖侧,看尽飞泉看古槐。

(0)

高安别苏野塘三首

独立每怜陶靖节,北窗终日傲羲皇。
如今我亦无侪辈,远把心期付野塘。

(0)

次许秀才韵二首

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
崇朝弄朱墨,校勘是与否。
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
败群虽已去,考牧未有道。

(0)

元龄弟寄悲秋四诗因次

图书绕屋未为贫,想见长吟日闭门。
西社诸公久寥落,不知招得几人魂。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