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 撷菜》。诗中通过撷取园中的芦菔和芥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以及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秋来霜露满东园"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东园中因秋风降临而布满了 霜露,生机勃勃。"芦菔生儿芥有孙"则形象地展示了植物繁衍的景象,芦菔和芥菜都已经生出了新的生命,这是自然界循环不息的一个缩影。
"我与何曾同一饱"表达的是诗人在劳作后,与大自然中其他生命共同享受食物带来的满足感。"不知何苦食鸡豚"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和不平等有一定的批判态度,反思为什么人们要追求吃山珍海味,如鸡豚(小鸡)这些奢侈的食物,而忽略了简单的自然恩赐。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
性正惟中,只这是、修仙秘诀。
若稍有偏颇,动生差别。
试向动中持得定,自然静里机通彻。
会三元、五气入黄庭,金花结。运火功,有时节。
海潮生,天上月。那一升一降,复圆复缺。
十月工夫无间断,一灵妙有超生灭。
更问予、向上事如何,无言说。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