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栖真洞》
《栖真洞》全文
宋 / 赵汝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幅巾洒松露,双袖抖衣尘。

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

座分云骨冷,屐隐甃纹新。

鹤近清尊舞,如留欲去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dòng
sòng / zhàoyín

jīnsōngshuāngxiùdǒuchén

nàirénjiānshǔláixúndòngchūn

zuòfēnyúnlěngyǐnzhòuwénxīn

jìnqīngzūnliúbīn

翻译
头戴幅巾沾染松露,双袖轻轻挥动扫去衣上的尘埃。
在这炎炎夏日中,我寻找清凉的洞天,寻找春天的气息。
座位周围云气缭绕,冷如冰骨;石板地面崭新,纹理清晰。
仙鹤靠近酒杯翩翩起舞,仿佛在挽留即将离去的宾客。
注释
幅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
松露:一种生长在松树下的珍贵菌类,象征高雅和清新。
尘:灰尘。
可耐:忍受得住。
洞里春:指隐秘、清凉的洞穴中仿佛有春天般的宜人气息。
云骨:形容座位周围的云雾缭绕,显得高洁。
甃纹:砖石表面的纹理。
清尊:洁净的酒杯。
欲去宾:即将离开的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唫在栖真洞中的清爽与宁静之境。首句"幅巾洒松露",形象地写出诗人头戴幅巾,衣衫上沾染着松树露水,暗示环境清新自然。"双袖抖衣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摆脱尘世喧嚣的意愿。

"可耐人间暑,来寻洞里春",表达了诗人对炎热人间的厌倦,转而寻求洞中清凉如春的避暑之地,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座分云骨冷",通过"云骨"形容石质座位的冷硬,营造出洞内凉爽的氛围。

"屐隐甃纹新",描述了诗人穿着木屐走在新砌的砖石路上,体现了洞内的整洁和新颖。"鹤近清尊舞",以鹤的姿态生动描绘出洞中祥和的景象,仿佛仙鹤在酒杯边翩翩起舞,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意蕴。

最后两句"如留欲去宾",诗人以鹤的留连不舍,暗喻自己也想在此处久留,不愿离去,表达了对栖真洞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作者介绍

赵汝唫
朝代:宋

赵汝唫,字仁父,号两山。太宗八世孙。曾知临安县(《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江阴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二)。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何龙两典试过访鹭洲,少年贵显,人争艳之,子畲太守因题楹以勖诸生,感而有赋

萍踪偶尔聚芳洲,争羡神仙李郭舟。

士为文翁都雀起,人因卢肇识龙头。

升堂试仰前贤在,题柱须看太守留。

更有一言质吾党,勋名要向古人求。

(0)

和徐荆山同年重阳见怀次韵

浮云闲看本空虚,松菊依然满敝庐。

我欲闭关谁送酒,君方作赋且停车。

千秋际遇才人序,一纸殷勤老友书。

回首燕云离聚感,归来犹喜共林居。

(0)

和潘星斋太史《雨后过澄怀园池南山馆》韵,即呈戴醇士前辈

清才丽句最芊眠,主唱宾酬望若仙。

窗倚晓莲人似玉,池含秋雨水如烟。

七襄欲拟天孙锦,万选应同学士钱。

诗境自佳风物好,曾来访戴剡溪船。

(0)

论诗·其七

猛火烧天霹雳鸣,深山大泽聚精灵。

筝琶空秽人间耳,爱取三郎羯鼓听。

(0)

咏荷用新城先生秋柳韵·其十二

清标不受蝶蜂怜,和影和香荡化烟。

水府引归双凤烛,仙房蜜裹七蚕绵。

银河良会无多路,金粟前身不计年。

肯学女儿湖上曲,一生铁篴暮云边。

(0)

花王馆偶作·其七

室如太古静无埃,半作行窝半债台。

笑傲春光原是福,应酬世事转需才。

图书粗备中人产,花鸟天生著述才。

投辖旧怀成闭户,除将风月不容来。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