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峰少憩》
《雷峰少憩》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香云吹散后,猿鹤伴高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éifēngshǎo
sòng / chényǔnpíng

kànmíngyuèhánguāngshéng

cángxiǎotǐngshūliǔjiàndēng

shuǐzhúyìngtáishíyánhuāyuánjiànténg

xiāngyúnchuīsànhòuyuánbàngāosēng

翻译
倚靠在高塔上欣赏明亮的月亮,寒冷的月光照过如玉的横梁。
弯曲的小堤隐藏着小船,稀疏的柳树下露出孤独的灯火。
水边的竹子倒映在青苔覆盖的石头上,山岩边的花朵沿着溪流攀爬。
香雾飘散之后,只有猿猴和仙鹤陪伴着高僧修行。
注释
倚塔:靠着高塔。
明月:明亮的月亮。
寒光:寒冷的月光。
玉绳:古代星象中的玉衡星,这里指代明亮的月光。
曲堤:弯曲的小堤。
小艇:小船。
疏柳:稀疏的柳树。
孤灯:孤独的灯火。
水竹:水边的竹子。
苔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涧藤:沿着溪流攀爬的藤蔓。
香云:香气缭绕的云雾。
猿鹤:猿猴和仙鹤。
高僧:修行的高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允平在雷峰塔下短暂休息时所见的清幽景象。他倚靠在塔边,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洒过如玉的银河("寒光度玉绳"),暗示着夜晚的宁静和清凉。月色下,弯曲的小径隐藏着静静泊靠的小船,稀疏的柳树间透出孤独的灯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水面倒映着青苔覆盖的石头,水边的竹林与苔藓、藤蔓相映成趣,增添了山岩间的生机。当轻柔的香雾散去后,远处传来猿猴和鹤鸟的声音,它们陪伴着高僧,更显出环境的幽深和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雷峰塔下的宁静与禅意,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和谐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绮寮怨.寒食

骤暖花熏人醉,絮绵吹又多。

看尽日、变几阴晴,闲风景、恁费消磨。

斜阳家家树色,鞦韆外、梦迹尘艳波。

念谢堂、客燕无聊,飞来晚、怅失人世何。

淡淡故山睇蛾。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

病榻维摩。有园菜、与寒锉。

青烟汉宫流恨,渐迤逦、到修萝。鹃声泪和。

愁红怨紫外,生寸荷。

(0)

江城子慢.寒月水园,素心三两,荔湾最幽赏处,视秋来风景又异。歌和六禾

林泉漫相识。年事晏、拥叶带门寂。闹红客。

秋色渐、好景不曾知得。况寒汐。

听水听风流梦去,霓裳冷、霜华摇冻壁。

断锦正感才人,微云自缀空碧。

白头疏疏俊侣,几梅边搜句,灯外携笛。怕寻觅。

天宽处、花底欢肠终窄。有谁忆。

红萼无言歌意懒,相将见、凫翁来趁席。

再三不似空尊解怜惜。

(0)

烛影摇红.月季

廿四番风,漫将花信从头数。

一年一月一番新,不解情如许。

海峤灵根暗孕,斗婵娟、尹邢共住。

重帷深闭,匀粉调脂,含烟和露。

仙影重楼,晚春旧约荼蘼误。

剪绒娇女艳隋宫,画阁还重遇。筛月笼云罥雾。

倚金尊、深宵缓度。碧芽徐引,芳意深缄,莫教春去。

(0)

玉蝴蝶.金眉生归凤曲,用吴梦窗韵

水面乍开妆镜,弄波风起,惊堕疏蝉。

翠楫香空,画眉声咽江边。

怨歌长、蹋摇心苦,攀折误、叱利威寒。忆前欢。

绛绡缄语,红泪阑干。愁端。

凭谁代理,槛移病药,锦护双莲。

因甚琼箫,不招綵凤过楼前。

湿青衫、自题秋恨,怜翠袖、犹熨春暄。梦如烟。

数峰青断,凉月娟娟。

(0)

定风波

閒卧藤床观社柳。

(0)

渔父

渔父笑,轻鸥举。

漠漠一江风雨,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