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步分明是绝尘,十洲深处渺无津。
漏声昼下通西掖,御气秋高薄紫宸。
天上风光元隔别,梦中歧路几纷纶。
极知供奉非前度,白发重来愧小臣。
平步分明是绝尘,十洲深处渺无津。
漏声昼下通西掖,御气秋高薄紫宸。
天上风光元隔别,梦中歧路几纷纶。
极知供奉非前度,白发重来愧小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苑的想象与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意境。
首联“平步分明是绝尘,十洲深处渺无津”,以“平步”开篇,暗示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而“绝尘”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超凡脱俗。接着,“十洲深处渺无津”描绘了一片遥远而神秘的景象,仿佛是通往仙境的入口,却又深不可测,充满了未知与诱惑。
颔联“漏声昼下通西掖,御气秋高薄紫宸”,进一步展开画面,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巧妙融合。日间的滴漏声仿佛连接着宫城的深处,而“御气秋高薄紫宸”则描绘了秋季的皇家气象,紫宸殿在秋高气爽中显得格外庄严与神圣,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尊贵。
颈联“天上风光元隔别,梦中歧路几纷纶”,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寻。天上与人间的风光虽有不同,但在梦中,这些界限似乎变得模糊,歧路纷繁,却也充满无限可能。
尾联“极知供奉非前度,白发重来愧小臣”,诗人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曾多次作为供奉来到此地,但如今再次归来,已是满头白发,心中不禁生出愧疚之情。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身身份与地位变化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
江山如此无情,甚与春愁俱满。
深悔当时,踟蹰陌上,却任花开缓缓。
东风不管,将一丈游丝,等闲吹断。
若道缘悭,匆匆怎做踏春伴。人生此恨难遣。
剩垂杨一树,雨疏烟嫩。
碧汉星移,银桥鹊去,比并天河还远。
料他憔悴,也似两年来,鬓丝新换。
赢得思量,向懊侬船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