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
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蝉娟。谁知两处照孤眠。
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
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蝉娟。谁知两处照孤眠。
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鹧鸪天(其一)旅中中秋》。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相当丰富。
"露叶披残露颗传" 这句通过对露水滴落在树叶上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情怀。"明星著地月流天" 则是夜空中星辰和月亮的景象,诗人以此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无尽。
"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这两句表露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受,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辜窈窕,负蝉娟" 描述的是一种幽深和细微的情感状态,而“谁知两处照孤眠”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孤独睡眠的表达。
最后,“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这句通过借用神话中嫦娥奔月的典故,表现出诗人面对离别和孤独时的情感态度。这里的“独自圆”意味着一种超脱世俗、坚守内心世界的决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夜晚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情怀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精致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诗人构建了一幅深邃、感人的画面,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内省与情感之美。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
文章万丈光,不随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
时兮弗我与,屹然抱微尚。
干戈奔走踪,道路饥寒状。
草中辨君臣,笔端诛将相。
高吟比兴体,力救风雅丧。
如史数十篇,才气一何壮。
到今五百年,知公尚无恙。
麒麟守高阡,貂蝉入画像。
一死不几时,声迹两尘莽。
何如耒阳江头三尺荒草坟,名如日月光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