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居庸关二首(其二)》描绘了幽燕之地的壮丽景色和边塞的雄浑气象。首句“控海幽燕地”展现了居庸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它如同扼守大海的咽喉,是战略要冲。次句“弯弓豪侠儿”则借用了边疆勇士的形象,象征着当地人民的勇武精神。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关的生活场景,秋季的山峦成为游牧的场所,而每当战事发生,这里便是军队出征的起点。诗人通过“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的画面,展现出居庸关山势险峻,连绵的山岭阻隔了天上的云彩,关隘之长使得鸟儿飞过也显得缓慢,营造出一种雄浑而苍茫的氛围。
最后两句“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表达了对当政者拥有像汉代名将魏尚那样能人将领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够在此地驻扎军队,保家卫国。整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寓含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体现了谢榛诗歌中常见的边塞题材特色。
疏星四五点。漏箭无声银汉转。何处清歌擘阮。
渐露柳变秋,凉萤泫晚。簪斜髻散。
忍轻抛、班女纨扇。池荷净、软风动竹,水上暗香满。
依黯。瑶阶立遍。认履迹、芳苔尽掩。
同心栀子又落,甚已落仍开,雪香庭院。
骈枝花数剪。待寄与、钗梁小燕。
明灯下、玉珰缄恨,又费镂青管。
薰风院落,有红榴百朵,敛约生衣傍花坐。
试青缯画扇,白定茶瓶,垂柳外、常有流莺过我。
小斋题画舫,短短扶栏,十扇窗扉玉连锁。
满种四时花,剪绿科黄,兼料理、松彡竹个。
便澹雨、浓晴总相宜,算花底周旋,有功无过。
来去韩潭,香径系马,当时芳树犹小。
竹里听琴,桐阴阁盏,不信蓬山缥缈。
珠字青笺,有谜语、云郎心照。
十六年来,花枝历乱,看花人老。渐觉尊前芳绪少。
画梁畔、歌珠萦绕。
绛树三生,青宁几世,感楚人怀抱。
算樱桃、花上月,曾窥见、云屏歌笑。
倦不成眠,乳鸦啼、纱窗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