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白鹿洞书院》
《访白鹿洞书院》全文
明 / 黎贞   形式: 古风

古贤去已远,千载无真儒。

滔滔声利者,立教各以殊。

蜂虿异端起,颓风动堪舆。

急功数睢鞅,乱德首翟朱。

炎刘贵黄老,典午尚清虚。

正道既已屈,斯文那能舒。

所以蠹孽起,中原生虫蛆。

五湖迭兴替,黄屋为穷庐。

干戈日流血,腥膻秽寰区。

沙门虚无教,大兴南朝都。

唐相重其道,梁武舍其躯。

遂使天下士,靡然从所趋。

炫烂蛊心目,薰陶入肌肤。

惑世既已远,孰能究其馀。

韩公昌黎伯,不避斧钺诛。

一鸣通其志,争恨羽翼孤。

更益炽其焰,胡能塞其涂。

祇令学礼者,俯首空嗟吁。

堂堂炎宋兴,治化中古无。

周程应时出,吾道其来苏。

示以四勿箴,启以太极图。

至哉考亭老,博约谁能如。

大振濂洛学,上续洙泗徒。

镛钟出东序,叩之震江湖。

润泽若时雨,甄陶似烘炉。

王者惟有鉴,学者惟有谟。

坐令风俗改,骎骎追唐虞。

出守南康军,乘风之舞雩。

于以安所适,于以卜所居。

摩空五老下,峨然建庭除。

白鹿颜其扁,五车储其书。

时趋物亦改,废兴与之俱。

颓垣卧云烟,敝础迷蓁芜。

狐兔自出没,鹰鸦竞相呼。

我来重叹息,三顾仍踌躇。

圣朝贵文教,重才别贤愚。

相将见此屋,突兀庐山隅。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黎贞创作,题为《访白鹿洞书院》,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中开篇即感叹古代圣贤的逝去,指出在追求名利的时代,教育理念各异,道德沦丧。接着描述了佛教在南朝的盛行,以及唐朝和梁朝对佛教的推崇,导致社会风气受到不良影响。诗人特别提到韩愈,赞扬他敢于批评错误的学说,但同时也指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孤立。随后,诗人转向赞美宋代的复兴,特别是理学的兴起,认为这使得社会风气得以改善,道德回归正轨。诗中还提到了宋代的教育成就,如濂洛学派的发扬光大,以及书院的建立,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亲自访问了白鹿洞书院,表达了对古代教育场所的敬仰,并感慨于现代社会对文教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和对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社会道德和教育的深切关注,是一首兼具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黎贞
朝代:明

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猜你喜欢

微雨

过午郁蒸消息佳,久旱云好思杜甫。

彼人臣也犹为民,况我腼然为人主。

燮理乖方灾歉多,此责谁诿萦忧绪。

訇尔雷鸣日掩光,独临阶戺频延伫。

细点才零骤霈沱,额祈盈尺兴苗雨。

须臾云薄风散之,益增展转愁如许。

(0)

复雨·其一

宿雨才收晓雨连,油云阵阵暗遥天。

不惟登麦兼滋黍,都道今年胜去年。

(0)

春日驻跸香山·其一

聊结烟霞意,閒探山水清。

筑斋初断手,得地即怡情。

入眼春光好,迎人幽事并。

不渝终始志,勤政对公卿。

(0)

耕耤日作·其二

甸人治亩平於掌,驯㹀施犁直似弦。

惭愧胼胝终岁者,敢言农务率身先。

(0)

盘山十六景·其十万松寺

苍翠复清臞,仙山别一区。

谁知圆觉佛,也爱老成儒。

以石为胎古,因风泛籁纡。

此间来亦屡,兴会几番殊。

(0)

桃花寺行宫对雪·其三

离宫耽静寄,春雪凑清娱。

客讶山蹊失,农欣土脉苏。

瀑泉鸣益壮,岚雾郁相扶。

暂慰忧仍切,京畿得遍无。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