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五》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五》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此时无一盏,何以骋雄豪。

(0)
翻译
哪里的人不怀念美酒,军人的功绩最为显赫。
归来时伴随着胜利的文书,还未到家就已授予权杖。
如玉的手柱般洁白的手,金印紫绶的官服穿在身。
此刻若没有一杯酒,又如何展现英雄气概。
注释
何处:哪里。
难忘:难以忘记。
酒:美酒。
军功:军人的功绩。
第一高:最高。
还乡:归来。
随露布:伴随着胜利的消息或文书。
半路:在路上还未到家。
授旌旄:授予权杖或象征权力的标志。
玉柱剥葱手:形容手像玉柱一样洁白修长,犹如剥了皮的葱。
金章:金印,古代高级官员的信物。
烂椹袍:紫色的官服,古代高级官员的服饰。
此时:这时候。
无一盏:没有一杯酒。
何以:凭什么。
骋雄豪:展现英雄豪情。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的第七首,名为《何处难忘酒七首(其五)》,体现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生活情趣。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放与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

"何处难忘酒,军功第一高。"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酒的怀念之情,并将其比作军中立下的赫赫战功,显示出一种骄傲和满足感。

"还乡随露布,半路授旌旄。"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归乡的情景,诗人可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回到故土的途中接受了荣誉的象征——旌旄,这是一种战功标志。

"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这里形容了一位武士或将领的装扮,用玉柱比喻其高贵,剥葱手则显示了力量,而金章烂椹袍更是荣耀和地位的象征。

"此时无一盏,何以骋雄豪。"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在这样的盛宴之中,却没有酒可饮,这对于热爱酒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豪迈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酒的怀念、战争荣耀和个人装扮的描述,展现了一个英雄豪放却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过永定河

晓日风尘暗,披襟乍觉寒。

关山诗句瘦,风水客行难。

波影自明灭,烟痕故曲盘。

长安回首望,云树渺无端。

(0)

春雨

晓来霏细雨,苔藓晕寒青。

凉意围罗幕,幽人愁未醒。

(0)

得又村仲弟上海殉难讣音诗以哭之·其一

半载家书滞锦鳞,惨闻凶耗走惊魂。

竟殉职守完臣节,敢弃城亡负国恩。

皓首慈亲逃白刃,青年少妇哭黄昏。

天涯有姊空肠断,北望停云积泪痕。

(0)

病后登小楼有感

小楼屈戌锁孤烟,雁病虫凄又几年。

秋冷蟏蛸行砚匣,夜深蝙蝠拂琴弦。

水纹自漾书帷上,山翠仍横镜槛前。

恐有茂陵遗稿在,残篇重检一凄然。

(0)

雨窗即事·其二

一径林花落,柴门昼掩关。

窗深慵点笔,楼窅好看山。

得句夸娇妹,拈诗课小鬟。

不嫌连日雨,赢得数朝閒。

(0)

雨中漫兴

雨久苔生砌,庭閒鸟入廊。

书残重订线,琴润暂开囊。

临水妨钗坠,描花厌袖长。

秋来何处觉,窗下簟先凉。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