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虽长不及腹,山林朝市两角逐。
华堂谁挂元吉獐,坐使朱门变林谷。
龙章凤姿自有种,山野头颅未为辱。
长沙写真得天趣,下视冯尹皆奴仆。
君不见青州刘幡得异草,能遣死麇骨再肉。
又不见广平射麇变浮屠,因罢校猎投金镞。
两幅陵陂槲叶香,俦侣共乐春草长。
昂头妥尾无所畏,窘拘知胜触藩羊。
马鞭虽长不及腹,山林朝市两角逐。
华堂谁挂元吉獐,坐使朱门变林谷。
龙章凤姿自有种,山野头颅未为辱。
长沙写真得天趣,下视冯尹皆奴仆。
君不见青州刘幡得异草,能遣死麇骨再肉。
又不见广平射麇变浮屠,因罢校猎投金镞。
两幅陵陂槲叶香,俦侣共乐春草长。
昂头妥尾无所畏,窘拘知胜触藩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山林与朝市的生活,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诗人以“马鞭虽长不及腹”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在山林与朝市之间自由穿梭的自在感。接着,诗人通过“华堂谁挂元吉獐,坐使朱门变林谷”两句,巧妙地将高雅与世俗进行了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龙章凤姿自有种,山野头颅未为辱”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不论身处何种环境,真正的风度与气质是不会被改变的。诗人通过“长沙写真得天趣,下视冯尹皆奴仆”来赞美长沙的画作,认为它捕捉到了生活的趣味,使得那些自以为是的权贵们显得微不足道。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青州刘幡得异草,能遣死麇骨再肉”和“广平射麇变浮屠,因罢校猎投金镞”两个典故,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奇迹和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寓含着对生命奇迹的赞叹。
最后,“两幅陵陂槲叶香,俦侣共乐春草长。昂头妥尾无所畏,窘拘知胜触藩羊”描绘了一幅和谐共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
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
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
八窗玲珑风露寒,秋高银汉生微澜。
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
尚书特笔高州记,飘飘颇有凌云气。
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坠。
醉歌窈窕邀嫦娥,满目飞光感兴多。
仙人骑鹤遥相过,玉壶潋滟摇金波。
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