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沥寒厓不记年,下流何意动人怜。
甘从辟地能随物,得遣归田敢怨天。
洗耳自疑难饮犊,知音谁许似鸣弦。
料君坚白应难转,留取无心对影前。
滴沥寒厓不记年,下流何意动人怜。
甘从辟地能随物,得遣归田敢怨天。
洗耳自疑难饮犊,知音谁许似鸣弦。
料君坚白应难转,留取无心对影前。
这首诗以洞泉与洞之间的对话为题材,展现了自然之物的坚韧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洞泉以情感和思考,使其成为一种独立的生命体,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首联“滴沥寒厓不记年,下流何意动人怜”,描绘了洞泉在寒冷崖壁上滴落,岁月流逝却不知其时,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同时,也暗示了洞泉虽处偏远之地,却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与怜悯,体现了自然之美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颔联“甘从辟地能随物,得遣归田敢怨天”,进一步揭示了洞泉的坚韧与适应性。它甘愿顺应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开辟新地还是回归田园,都能从容应对,不抱怨命运的安排。这不仅是对洞泉自然属性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隐喻,鼓励人们面对生活的起伏,保持平和与适应的态度。
颈联“洗耳自疑难饮犊,知音谁许似鸣弦”,运用了“洗耳”这一典故,表达了洞泉对于外界喧嚣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真正理解其价值的渴望。同时,将洞泉的声音比作“鸣弦”,比喻其声音如同琴弦般美妙动听,期待着知音的倾听与共鸣。这不仅深化了对洞泉个性的刻画,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心灵交流与理解的向往。
尾联“料君坚白应难转,留取无心对影前”,以洞泉的“坚白”象征其不变的本性和纯净的心灵,强调了洞泉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或改变,也能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粹。最后,诗人希望洞泉能够永远保持这种状态,与自己的影子相伴,寓意着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守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思考自我价值、心灵交流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本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