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
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
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
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
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
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
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
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
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
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
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
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松与柳为引子,描绘了人世间友情的珍贵与脆弱。开篇“亭亭涧底松,婉婉窗前柳”以松的挺拔与柳的柔美对比,象征着不同性格的人际关系。接着“秾华能几时,不耐风霜久”,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如同人生中的友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感君倾意气,遂托金石友”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渴望与珍惜,将朋友比作坚固的金石,强调了友情的坚定与可靠。“膝上横秋霜,中筵列杯酒”描绘了聚会的场景,通过酒宴的热闹反衬出友情的温暖与重要。
后半部分“酒朋相知深,剑朋终不负”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深度与忠诚,即使在困难时刻也能相互扶持。“时运有代谢,交情随薄厚”则揭示了世事无常,友情也难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寄言岁寒姿,枯荣复何有”以自然界四季更替的现象,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友情的考验,最终强调了友情的永恒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的深刻思考,既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也反映了其面临的挑战与考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
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
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
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
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梅花折去一枝春。
人在太湖滨。
天生襟度容江海,每开尊、坐客如云。
此日醉逢蓬矢,吾儿应吐花茵。
湖光山色净无尘。
鱼鸟总情亲。
姑苏台上遥相望,见湖山、如见伊人。
绿发年华全盛,白眉声誉方新。
借问黄花,过了重阳,如何始开。
为客中陶令,逢他初度,尊前杜举,要我相陪。
十日秋香,百年晚景,一笑今朝酒莫推。
风光好,正凉生沆瀣,净洗氛埃。
胸中华岳崔嵬。
下笔处、长江滚滚来。
且折花簪帽,剧谈清事,引杯看剑,聊适幽怀。
健翮低云,修鳞蹭蹬,人道公非百里才。
还知否,那黄河清也,白日悠哉。
唤常娥白兔下蟾宫,玉杵捣玄霜。
自焚兰古鼎,心融灵素,默契歧黄。
不假残膏剩馥,时俗共传方。
用我上池水,遍洗膏肓。
家住六龙城里,有旧家风月,三径苍*。
更一林、新栽红杏暖生香。
问年来、活人多少,只冁然、微笑说寻常。
谁能为,写成佳传,汗竹流芳。
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
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
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
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
归去也,瓶无粟。
吟啸处,居无竹。
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
第四桥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
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