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谢陈去非见访》
《述怀谢陈去非见访》全文
宋 / 陈公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愧无直节报朝廷,富贵端能一羽轻。

若比公孙终作相,宁堪汲黯止为卿。

吾曹学古当然事,俗眼看人只自惊。

赖有同年曲江客,每回相过语平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公辅所作的《述怀谢陈去非见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愧无直节报朝廷,富贵端能一羽轻”,诗人自谦自己没有刚正不阿的气节来报效国家,即便拥有富贵,也如同羽毛般轻浮,不足以承载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反思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深思。

颔联“若比公孙终作相,宁堪汲黯止为卿”,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公孙弘最终成为宰相,而汲黯仅能担任卿级官职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或许无法达到公孙弘那样的高度,只能像汲黯一样,虽有才华却未能施展于更高的位置,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际遇的无奈与遗憾。

颈联“吾曹学古当然事,俗眼看人只自惊”,指出学习古代贤人的智慧是自然之事,但世俗之人看待他人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和努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评价标准的批判,认为过于注重外在的标签和地位,而忽略了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努力。

尾联“赖有同年曲江客,每回相过语平生”,诗人庆幸还有同年的朋友(曲江客)能够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每次相聚都能畅谈往昔,表达出在复杂社会中找到知音的欣慰与满足。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面对外界压力时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历史人物比较、社会评价标准以及友情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社会现象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公辅
朝代:宋

(1077—1142)宋台州临海人,字国佐。徽宗政和三年上舍及第。调平江府教授。钦宗靖康初,擢右司谏,言蔡京、朱勔罪,斥监合州税。高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居官论事剀切,疾恶如仇。晚居乡里,著书自娱。有文集、奏议。
猜你喜欢

少年行·其三

买得吴钩雪色明,从师未肯学长生。

学成击剑无人知,行尽人间问不平。

(0)

集字和桃花源诗十首·其八

大乱闻未平,远行避何所。

还山寻若英,行尽水穷处。

林光停落日,便入前村去。

欲问高阳人,忽见秦时女。

相逢各自惊,相向不得语。

(0)

娄东王生以幻术客海上

江湖满地逐飘蓬,浪迹人间计转工。

秘戏禁方传素女,丹符役鬼礼壶公。

掷杯满座俱看鹤,弹剑双丸便起虹。

咒得綵灰人欲语,返魂香里月朦胧。

(0)

十四科头·其八生死不二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

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

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

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为愚人不了,从地戒律决断。

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

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

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

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

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

实际无佛无魔,心体无形无段。

(0)

登第后送人归宜春

君归为说龙门事,雷雨初生电绕身。

(0)

泰伯井

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

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