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宰相资格可弗论,翰林学士须得人。
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
唐宰相资格可弗论,翰林学士须得人。
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的《呼陆九》。诗中运用了唐代官制中的“宰相”与“翰林学士”的概念,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与现实情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首句“唐宰相资格可弗论”,以唐代宰相的高地位为引子,强调了在古代社会,宰相作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无可争议。接着,“翰林学士须得人”则指出翰林学士作为文官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其才能与品德同样不可或缺。
接下来的“君不见,九重待若师举友,天子并闻呼陆九”,通过设问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天子期待贤才、广纳良谋的情景。这里的“陆九”是借指某位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象征着能够辅助君主治理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杰出人才。诗句中的“九重”既指皇宫深邃,也暗含九重天之意,寓意天子对人才的渴望如同对天道的追求一样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的巧妙融合,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的热切期盼。通过“呼陆九”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对人才的呼唤,更寄托了对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美好愿景。
四业三彭,七情六欲,终宵永日教唆。
输他圈*,难出黑风波。
起尽悭贪嫉妒,生机狡、无限张罗。
堪嗟处,从今至古,谁是不遭呵。
王哥。
亲说破,直须决裂,慎勿蹉跎。
把无情慧剑,每每频磨。
假使当场临阵,加刚锐、辟散群魔。
归来后,民安国富,齐唱太平歌。
风高露冷,又报重阳候。
过雨群山倍明秀。
正披岩、红叶接径黄花,堆锦绣,袅袅清香依旧。
凝神望久。
思入无何有。
回首溪边听长溜。
念人生如梦,世事无涯,空汩没、争似吾家拂袖。
据盘石、容膝坐忘机,看天末飘飘,断云归岫。
修行日用,试与重提领。
本为抛家顾性命。
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
番番境上,猿马休教弄。
稍觉偏颇便改正。
向闲中炼就,一粒金丹,成片段、万道霞光辉映。
有青龙、白虎共扶持,遍三界十方,尽来称庆。
道家门户,寂淡清虚好。
荣耀矜夸自无扰。
向午窗、披玩道德南华,除此外,闲弄丝桐一操。
秋光未老。
锦树屏山绕。
适性携筇任登眺。
对茫茫鲸海,触目琉璃,天一色、何必搜穷密妙。
待他年、功满化飞仙,越烟浪云涛,直趋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