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院即景》
《书院即景》全文
清 / 陈正春   形式: 七言律诗

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翩。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炎炎。

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所书院内所见的一幕,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紫燕珊珊落故轩”,以紫燕轻盈的姿态落于旧书轩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接着,“讲堂听罢自翩翩”则将读者带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学习后的愉悦与自由。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紫燕比作仙人,表达了它们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书院作为知识与智慧的栖息地,对学者的吸引力。此处“处士门”特指隐居之士的居所,与书院形成对比,突出了书院作为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炎炎”描绘了书院在秋季再次迎来访客时的热烈欢迎场景,以及主人对知识的热情与执着,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未曾减退。这不仅体现了书院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展现了其作为知识殿堂的永恒魅力。

最后,“一生巧计输黄雀,饮啄官仓长子孙”以黄雀的机智比喻人类的智慧,指出人类在知识的积累与传承中,虽然聪明过人,但最终还是无法超越自然界的规律。通过这一巧妙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知识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在知识探索中应保持谦逊态度的提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院内自然与人文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知识与智慧的美丽与力量,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作者介绍

陈正春
朝代:清

陈正春,字汝中,凤山县人。清乾隆十二年(1747)例贡。少孤,事母至孝,家仅小康,而乐善好施,倾囊不惜。族戚里邻急难,极力周恤。贫乏死丧,代为殡殓,至借贷为之,名动乡闾。督学使严瑞龙褒以「孝友瑞方」匾额。年七十馀岁,子孙并列胶庠。
猜你喜欢

黄梅道中怀独悟上人

水木清华洞府明,坐怜衣袂白云生。

僛僛过鹿如相唤,策策游鱼亦不惊。

清绝湖山今夜梦,冷来风雨十年盟。

云游妙伴栖何处,头白人间旧向平。

(0)

白龙潭

百笏泓澄贮碧霞,鹰岩皴石一支斜。

村容近接亭亭树,水次丛开冉冉花。

细雨披蓑看更羡,新泉灌稻事堪夸。

但须耕具兼渔具,还有黎城合置家。

(0)

吊彭娥

匹妇得成名,寒门志甚贞。

乳雏怜燕羽,逐妇恶鸠声。

智以穷愁短,身因激烈轻。

寸肤如可鬻,泾渭不分明。

(0)

登穿山

颓然石磴草萋萋,客里重登旧迹迷。

海气暗吞山顶寺,钟声高落洞门溪。

秋来有月台堪倚,春到无花鸟自啼。

欲谒桑公不可见,苍苔断碣暮云低。

(0)

剑阁

险绝惟双剑,迢遥一线通。

水分巴字峡,山接汉王宫。

梯石来天上,穿云入地中。

无知怜李特,漫欲守蚕丛。

(0)

山行

出门无定所,一路乔松阴。

流水道人意,青山太古心。

偶然乘兴往,不觉入云深。

独坐发长啸,萧萧风满林。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