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无一物可相将,随地拈花供十方。
觌面勿云相见晚,维摩多病正同床。
贫无一物可相将,随地拈花供十方。
觌面勿云相见晚,维摩多病正同床。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题为《罗浮云水寺晦杲禅师至茶山见过时方病呈以偈言》。诗中描绘了贫僧与禅师在病榻前的会面情景,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贫无一物可相将”,开篇即点明了贫僧的境遇,生活简朴,无多余之物可供赠予,却能以一颗纯净的心灵面对一切。“随地拈花供十方”,进一步展现了贫僧的慈悲心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以自然之物供养众生,体现了佛法中的平等与慈悲精神。
“觌面勿云相见晚”,面对禅师的到来,贫僧并未因时间的迟来而感到遗憾,反而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欢迎对方,体现了对佛法真理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时间观念。“维摩多病正同床”,借用佛教典故,将自己与禅师的会面比作维摩诘居士与佛陀的对话,尽管身体多病,但心灵的交流如同共处一室,深化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贫僧与禅师会面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佛法的共同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疾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前年曾见壁上山,去年又看卷中树。
道人丘壑自胸中,水水石石纷无数。
使见所梦忆所历,叹者得息迷者悟。
青原山上山如簇,何岭何峰是其族。
我未入山见道人,欲向此山先礼足。
譬如问鲭诣五侯,才过屠门已果腹。
春音居士殊高致,抗首风尘仙作吏。
前身要是白社人,乘闲便入青原寺。
又乞五岳留真形,道人泼墨供游戏。
我欲问君假齿图,沿溪处处咸相志。
他日入山或不迷,不止盘礴领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