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呼韩纳款成,衣冠未可讳言兵。
九关斥堠通胡使,万国均输入汉京。
夕戍远连骠骑幕,秋风还勒亚夫营。
小臣敢预云台议,愿以铙歌答圣明。
塞下呼韩纳款成,衣冠未可讳言兵。
九关斥堠通胡使,万国均输入汉京。
夕戍远连骠骑幕,秋风还勒亚夫营。
小臣敢预云台议,愿以铙歌答圣明。
这首诗《秋怀八首(其四)》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政策与国家统一的深思熟虑。
首联“塞下呼韩纳款成,衣冠未可讳言兵。”开篇即点明了边疆与民族融合的主题,呼韩(这里指匈奴)主动示好,虽表面上谈和,但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暗示了和平背后可能潜藏的危机。
颔联“九关斥堠通胡使,万国均输入汉京。”进一步描绘了边疆与中央的联系加强,各国使者往来频繁,物资交流不断,体现了国家对外政策的开放与包容,同时也暗含了对边防安全的重视。
颈联“夕戍远连骠骑幕,秋风还勒亚夫营。”通过具体的边防景象,如夕阳下的守卫与秋风中的军营,形象地展示了边疆的壮丽与军事的严谨,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敬意与对国家安定的期待。
尾联“小臣敢预云台议,愿以铙歌答圣明。”诗人以谦虚的姿态表明自己虽为小臣,却愿意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并以音乐(铙歌)表达对君主英明决策的支持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稳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政策、国家统一与边防安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君主英明领导的衷心拥护。
素王之宫行秘府,断取瀛州纳环堵。
诸儒何必四库书,正自胸中有千古。
野人上车才不落,索米无庸面如鼓。
归来仰屋坐太息,咄咄书空欲谁语。
石林居士今龙坂,忧国形臞心独苦。
向来岂止见夷吾,叩阁何由避寒暑。
伯仁三日应可尔,顿解新亭对悽楚。
坐中人传双尺素,思洛桥南霅溪渚。
山回壤接二百里,许藏幽奇天所与。
人间那得此岩壑,坐想周郎喜而舞。
苍崖壁立欲千仞,蔽日青林自风雨。
信知灵境不待匠,古涧穿岩巧吞吐。
慇勤留此万里流,更觉山川生媚妩。
了观澄湛本非住,却觅喧豗无处所。
手诛阴木结茅屋,掀抉高深期尽取。
四山擢翠若无地,三石撑空袅相柱。
书词岂夸惊我甚,下视呼猿触天姥。
卞峰胜绝固自足,莫为东山思解组。
龙骧云起要侯王,鹤唳风声走夷虏。
会令藿食保安眠,北固山南事幽圃。
《某前日谒见国史侍读尚书获款燕谈蒙出示周杨子书报许藏山中得岩壑之胜过冷泉亭者叹想不已俾某赋诗退成七言古句一首上呈》【宋·程俱】素王之宫行秘府,断取瀛州纳环堵。诸儒何必四库书,正自胸中有千古。野人上车才不落,索米无庸面如鼓。归来仰屋坐太息,咄咄书空欲谁语。石林居士今龙坂,忧国形臞心独苦。向来岂止见夷吾,叩阁何由避寒暑。伯仁三日应可尔,顿解新亭对悽楚。坐中人传双尺素,思洛桥南霅溪渚。山回壤接二百里,许藏幽奇天所与。人间那得此岩壑,坐想周郎喜而舞。苍崖壁立欲千仞,蔽日青林自风雨。信知灵境不待匠,古涧穿岩巧吞吐。慇勤留此万里流,更觉山川生媚妩。了观澄湛本非住,却觅喧豗无处所。手诛阴木结茅屋,掀抉高深期尽取。四山擢翠若无地,三石撑空袅相柱。书词岂夸惊我甚,下视呼猿触天姥。卞峰胜绝固自足,莫为东山思解组。龙骧云起要侯王,鹤唳风声走夷虏。会令藿食保安眠,北固山南事幽圃。
https://shici.929r.com/shici/XmHV9nvq.html
大云吴中士,妙学兼般舟。
笔下走三峡,胸中包九流。
考古自坟典,探玄极方州。
别来十五年,邂逅一笑休。
作书不求闻,取重惟桓侯。
尚北宫独冷,尘埃忘蹠丘。
尔者稍荐贤,蒲轮遂西游。
会当君相间,作诗继何尤。
遥知市门子,人不堪其忧。
天生裔夷,以限四极。有不能然,乃啸上国。
既殄我民,尔则逆天。恶稔而诛,天胡舍㫋。
在昔肃氏,厥贡砮矢。不我来庭,敢干我纪。
揭揭杨侯,梗其喉牙。万夫一躯,莫我敢加。
谁谓尔狂,我冯我抑。谁谓备残,我唑我斥。
天子曰嘻,惟我有臣。曷不赎之,人百其身。
屹屹崇冈,侯安于域。桷梴旅楹,侯有庙食。
惟皇上帝,命侯来归。顾瞻山川,申我王威。
侯食百世,旗纛旖旖。百灵齐趋,从侯北指。
侯车轰轰,于彼故疆。覆其穴巢,何有虎狼。
告功帝阍,帝笑为喜。四方既平,侯祀百世。
曷慕匪忠,歇畏匪死。简于帝衷,惟忠弗畏。
明明天子,与帝一心。是播是崇,是显自今。
有流滔滔,贯于南邦。我诗孔昭,配此大江。
《褒忠庙歌》【宋·叶梦得】天生裔夷,以限四极。有不能然,乃啸上国。既殄我民,尔则逆天。恶稔而诛,天胡舍㫋。在昔肃氏,厥贡砮矢。不我来庭,敢干我纪。揭揭杨侯,梗其喉牙。万夫一躯,莫我敢加。谁谓尔狂,我冯我抑。谁谓备残,我唑我斥。天子曰嘻,惟我有臣。曷不赎之,人百其身。屹屹崇冈,侯安于域。桷梴旅楹,侯有庙食。惟皇上帝,命侯来归。顾瞻山川,申我王威。侯食百世,旗纛旖旖。百灵齐趋,从侯北指。侯车轰轰,于彼故疆。覆其穴巢,何有虎狼。告功帝阍,帝笑为喜。四方既平,侯祀百世。曷慕匪忠,歇畏匪死。简于帝衷,惟忠弗畏。明明天子,与帝一心。是播是崇,是显自今。有流滔滔,贯于南邦。我诗孔昭,配此大江。
https://shici.929r.com/shici/cj3Bi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