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紫霞人,误落在尘土。
八风日相吹,五气几无主。
入井遇四蛇,上树逢二鼠。
遮雀固所歆,牧牛良独苦。
之子抱奇尚,相从得真侣。
玉诀口能传,金书手自补。
丈夫抗青冥,肯同草木腐。
而我一玄珠,欲觅无处所。
渺渺飞云巅,遥遥通紫府。
愿子振修翎,迟余共遐举。
余本紫霞人,误落在尘土。
八风日相吹,五气几无主。
入井遇四蛇,上树逢二鼠。
遮雀固所歆,牧牛良独苦。
之子抱奇尚,相从得真侣。
玉诀口能传,金书手自补。
丈夫抗青冥,肯同草木腐。
而我一玄珠,欲觅无处所。
渺渺飞云巅,遥遥通紫府。
愿子振修翎,迟余共遐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寄陈来献》。诗中以“余本紫霞人,误落在尘土”开篇,诗人自比为仙人,却不幸落入凡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无奈。接着,“八风日相吹,五气几无主”描绘了世事无常、人心不定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迷茫与困惑。
“入井遇四蛇,上树逢二鼠”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暗喻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险恶。“遮雀固所歆,牧牛良独苦”则进一步对比了不同人的命运,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个体命运的悲凉。
“之子抱奇尚,相从得真侣”转而赞美了一位名为陈来献的朋友,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玉诀口能传,金书手自补”赞扬了朋友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丈夫抗青冥,肯同草木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以及对随波逐流、庸碌度日的不屑。“而我一玄珠,欲觅无处所”则是诗人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寻找。
最后,“渺渺飞云巅,遥遥通紫府”描绘了诗人向往的理想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愿子振修翎,迟余共遐举”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一同追求理想、超越世俗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友情、理想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