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镕。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镕。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登泰山日观峰》,描绘了清晨登山至日观峰所见的壮观景象。首句“晨登日观峰”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紧接着“海水黄金镕”运用比喻,形容朝阳初升时海面金光闪烁,如同熔化的黄金。接下来的“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升起时的光芒,犹如车轮般滚出,迅速消失在天际。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两句,通过视觉的强烈感受,写出阳光的耀眼和锐利,仿佛利剑般直射而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日出的威力,“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认为其不仅赋予万物生机,也消解了黑夜的阴霾,象征着光明与力量。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则转向自然界的细节,即使在这样的强光下,坚韧的松树依然挺立,显示出生命力。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坚韧品性的赞美。“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暗含自己未能在雨中欣赏日出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对仕途未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以个人遭遇作结,表达了如果人生不得志,只能持书自守,寄托理想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个人境遇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