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希夷乐,曾无宠辱惊。
泥空终是着,齐物到头争。
忽忽闲拈笔,时时自写名。
谁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既得希夷乐,曾无宠辱惊。
泥空终是着,齐物到头争。
忽忽闲拈笔,时时自写名。
谁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放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既得希夷乐",意指诗人已经领悟到了道家所说的"希夷"(即自然和谐、无为而治的境地)带来的快乐,不受外界荣辱所动。"泥空终是着,齐物到头争",诗人认为尘世纷扰,如陷于虚幻,人们往往在无谓的事物上争斗,而他已看破这些,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忽忽闲拈笔,时时自写名",诗人以轻松的姿态提笔写作,仿佛在记录自己的心境,不为名声所累。最后两句"谁能苦真性,情外更生情",揭示了诗人对于保持真性情的坚守,即使身处情感之外,也能自我创造新的情感体验,体现出其超脱世俗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写作行为,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过江旧客,怅倦游、浮生误了儒冠。
西馆花飞,南桥萍老,吴城久住偏难。水天梦宽。
奈燕归、飘泊依前。
叹巢痕、阅尽东风,夕阳乔木想高寒。
京国旧居如驿,又金阊柳色,几换吟蝉。
华屋空丘,神州沈陆,苕苕此恨谁笺。夜钟到船。
认故山、愁黛连娟。感年芳、送老秋词,断云和梦看。
晴江春晓,但摇曳落花,溶溶东下。
谁送素绫千皱褶,直上画檐鸳瓦。
镜面回镫,月轮浮雪,一色飞光下。
游丝婀娜,吹来似欲相惹。
一霎汞走珠流,应有渔舟,兰棹纵横把。
迸散一天星斗乱,不觉银河西泻。
惊碎还圆,轻匀稍淡,移向荼蘼架。
日高风静,潇湘依旧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