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毛中丞华山隐居一首》
《题毛中丞华山隐居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福地华山隩,萝门缭绕通。

石攒圆岛秀,云吐玉台红。

鹤治标尘外,灵书閟枕中。

鼎馀丹药罢,莲坠宝地空。

洞曲飞松雨,堂幽度列风。

碧坛明月满,今复昭毛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隐居之地的神秘与宁静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华山的自然景观与隐居的氛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福地华山隩,萝门缭绕通。” 开篇即点明华山作为福地的独特位置,通过“萝门”这一意象,展现了通往隐居之所的幽静与神秘。

“石攒圆岛秀,云吐玉台红。” 描述了华山石岛的秀丽与云雾缭绕的景象,红云映衬下的玉台更添几分仙气。

“鹤治标尘外,灵书閟枕中。” 以鹤喻隐者,象征其远离尘世,心灵纯净;“灵书閟枕中”则暗示隐居者拥有深邃的智慧与知识。

“鼎馀丹药罢,莲坠宝地空。” 这两句可能暗指隐居者已完成了修炼,丹药之功已成,莲花(佛教中常用来象征纯洁与解脱)坠落,宝地似乎也显得空灵而静谧。

“洞曲飞松雨,堂幽度列风。” 描绘了洞穴中的雨水与松林间的微风,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碧坛明月满,今复昭毛公。” 最后两句,碧绿的坛台在满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昭示着毛公(此处可能指毛中丞,即诗题中的主人)的隐居生活虽已过去,但其精神与成就依然被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山隐居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与超凡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游嵩山十三首·其三少室

方若植嵬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0)

射柳

年少将军耀武威,人如轻燕马如飞。

黄金箭落星三点,白玉弓开月一围。

箫鼓声中惊霹雳,绮罗筵上动光辉。

回头笑煞无功子,羞对薰风脱锦衣。

(0)

德柔尝许作鞍玉辔且数年矣作诗以督之

异物当时许晋卿,几年思渴动诗情。

龙庭风细沙堤软,玉辔雕鞍正好行。

(0)

刘润之作诗有厌琴之句因和之

学士既归夫子道,吾儒宜识仲尼心。

当年删出诗三百,时复弦歌不废琴。

(0)

思亲有感

骨肉星分天一涯,萱堂何处忆孤儿。

排愁正赖无声乐,遗兴学吟有眼诗。

丽句日逐三上尔,香醪时复一中之。

前年汉使来西域,笑我星星两鬓丝。

(0)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其九

不如归去乐馀龄,百岁光阴有几程。

文史三冬输曼倩,田园二顷忆渊明。

宾朋冷落绝交分,亲戚团栾说话情。

植杖耘耔聊自适,笑观南亩绿云平。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