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长堤扫落花,小桥横站绿杨斜。
儿童指点前山路,去岁清明不在家。
雨过长堤扫落花,小桥横站绿杨斜。
儿童指点前山路,去岁清明不在家。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雨后山行的清新景象与淡淡的哀愁。首句“雨过长堤扫落花”,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水过后,长堤上落花被洗净的清丽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次句“小桥横站绿杨斜”,通过小桥与绿杨的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春日山行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行进中的动态感。
第三句“儿童指点前山路”,将画面聚焦于一群活泼的孩童身上,他们或好奇或兴奋地指向前方的山路,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力。最后一句“去岁清明不在家”,则在情感上画下了一个转折点,表达了诗人对去年清明节未能在家陪伴亲人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清明时节山行的独特韵味,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向子徒怀五岳愿,摩空无力惭羽翰。
愚公之谷何萧閒,万顷寒溪山夹岸。
我昔扶筇看飞瀑,往返刺促山灵笑。
君今结屋巢其巅,囊云弄月领清妙。
卖药贩屐堪逃名,种瓜青门待友生。
当轩晴对芙蓉萼,并刀剪取琉璃屏。
此中佳趣说不得,呼童快洗双蜡屐。
我欲买山依君住,披图早识山中路。
翩翩双黄鹄,矫矫云中飞。
疾风一相失,奄忽东西驰。
眷此同袍友,恩义无乖疑。
春华不久荣,秋叶乃多萎。
念当展行役,揽涕从此辞。
往路何浩浩,乃在瘴海涯。
荅言别故林,与子同一时。
方舟夙已戒,利涉临余斯。
斟酌盈觞酒,各致平生私。
景光不相恋,良驷终难追。
携手念已远,出门视多岐。
凡影但俯形,一失俱相离。
幸言怀明德,有如渴与饥。
心为道路枢,安得不自知。
慎哉各努力,勿负岁暮期。
终当续古欢,为乐犹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