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盖朱幡,远指群侯元鹤垄;
金章紫绶,近传相辅白羊坟。
皂盖朱幡,远指群侯元鹤垄;
金章紫绶,近传相辅白羊坟。
此联描绘了南浦桥边的景致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地,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氛围。"皂盖朱幡,远指群侯元鹤垄;金章紫绶,近传相辅白羊坟"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气氛。
"皂盖朱幡",皂盖指的是黑色的车盖,朱幡则是红色的旗帜,两者都是古代官吏出行时的标志,象征着权力与威严。"远指群侯元鹤垄",元鹤垄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墓地,这里通过"远指"一词,暗示了这位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影响深远,如同鹤鸣九天,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金章紫绶",金章是古代官员佩戴的印章,紫绶则是紫色的腰带,两者都是高级官职的象征。"近传相辅白羊坟",白羊坟可能同样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墓地,"近传"则意味着这位人物的影响更为直接,仿佛就在眼前,与当前的时代紧密相连,如同白羊在田野上自由奔跑,寓意着其精神或事业仍在延续。
整联通过对比远与近、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传承与延续的思考。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于历史文化的感悟。
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间。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
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
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
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婵娟月,韶华日。
梦已尽,愁仍积。
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
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翦破鸳鸯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一枕馀醒,厌厌共、相思无力。
人语定、小窗风雨,暮寒岑寂。
绣被留欢香未减,锦书封泪红犹湿。
问寸肠、能著几多愁,朝还夕。
春草远,春江碧。
云暗澹,花狼藉。
更柳绵闲?
,柳丝谁织。
入梦终疑神女赋,写情除有文星笔。
恨伯劳、东去燕西归,空相忆。
问柳寻花,津桥路、年年寒节。
佳丽地、梁园池馆,洛阳城关。
白鹤重来人换世,凄凉一树梅花发。
记水南、昨暮赏春回,今华发。
金缕唱,龙香拨。
云液暖,琼杯滑。
料羁愁千种,不禁掀豁。
老眼只供他日泪,春风竟是谁家物。
恨马头、明月更多情,寻常缺。
寒日春温,照庭院、瑞烟芬馥。
人尽道、衢山当日,谪仙新毓。
子舍荣华孙□茂,诗书万卷生涯足。
但放怀、寿酒十分斟,添香祝。
竹太瘦,松偏独。
鹤易怨,龟何俗。
算人间无物,共供新曲。
但愿长如天上月,年年此夕光如玉。
伴长庚、百岁永团圆,蟠桃熟。
腊后春前,高楼外、梅飘香馥。
正□□云*初下,瑶池西曲。
罗幕笙歌围粉黛,阶前青紫团兰玉。
更如宾、相待衮衣新,尊浮*。
柔懿范,康宁福。
荣耀事,都齐足。
向宝薰烟里,寿祺同祝。
□雪仙姿元不老,丹台已注长生*。
问从今、欢宴几何年,蟠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