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
仙娥画舸,沾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
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
仙娥画舸,沾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
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
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这首宋词《河传·其二》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傍晚的美景。"淮岸向晚"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淮河边,荷花盛开,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圆荷向背,芙蓉深浅"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出荷花的层次和动态美,仿佛能看到荷叶的起伏和花朵的深浅变化。
"仙娥画舸,沾渍红芳交乱"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女子乘坐的画舫比作仙女,舟行于荷花丛中,花瓣与船影交错,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难分花与面"进一步强调了女子与荷花的交融,难以分辨,暗示了女子的美丽。
"采多渐觉轻船满"描绘了女子采摘荷花的情景,随着采摘的增多,船上的荷花堆积,也象征着女子的喜悦和满足。"呼归伴,急桨烟村远"则写出女子呼唤同伴,划船离去,消失在远方烟雾缭绕的村庄,留下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以远处隐约传来的船歌和逐渐被芦苇遮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面的回味和对女子离去的怅然若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水乡景色,以及其中的人物活动,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十载名山旧试登,兹来重得策枯藤。
漫怜剑气分难合,且喜山灵废复兴。
古洞花深驯野鹿,上方钟罢卧閒僧。
天边极目飞黄鹤,帝子云中第几层。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
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
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
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
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
同游多住梅花畔,千花万花开陇头。
地无冻雪香风暖,近腊冲寒枝乱抽。
与君携斗酒,日暮访山门。
命酌梅花下,繁香扑酒尊。
花神莫笑归来客,芳尊无恙对芳园。
年年花事看仍好,及此同游人未老。
少壮几何已及强,宁得看花还草草。
已愁飘落晚风欺,莫更前溪长笛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