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风》
《江风》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江风淅淅日将暮,庭叶纷纷天已秋。

对酒欲消今夕恨,挑灯又动昔年愁。

月如有意穿窗罅,虫故移声近枕头。

百感关心不能寐,起开尘匣看吴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fēng
sòng / qiūkuí

jiāngfēngjiāngtíngfēnfēntiānqiū

duìjiǔxiāojīnhèntiāodēngyòudòngniánchóu

yuèyǒu穿chuānchuāngxiàchóngshēngjìnzhěntóu

bǎigǎnguānxīntōngmèikāichénxiákàngōu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独特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开篇“江风淅淅日将暮,庭叶纷纷天已秋”两句,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界在暮色渐浓中呈现出的萧瑟景象,江风吹拂,树叶纷飞,时间流转至黄昏时分,天边染上了秋日特有的淡淡忧伤。

接着,“对酒欲消今夕恨,挑灯又动昔年愁”两句,则深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着酒,诗人试图借此洗涤今日之烦恼,但随即点燃的灯光却唤醒了往日的忧愁。在这里,酒和灯成为引发情感共鸣的媒介,而“今夕恨”与“昔年愁”构成了对比强烈的心境交替。

第三句“月如有意穿窗罅,虫故移声近枕头”中,“月如有意”形象化地描绘了月光似乎有意识地透过窗棂,洒在诗人周围,而“虫故移声近枕头”则显示出夜虫也似乎刻意接近诗人的休息之处,以细小的声响与诗人交流。这里的“故”字暗示了一种默契和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百感关心不能寐,起开尘匣看吴钩”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沉重与复杂。“百感交集”的胸臆难以平静,使得诗人难以入睡。最终,他不得不起身打开尘封已久的匣箱,去寻觅那曾属于古代吴国的佩剑——吴钩。这一举动,或许是在追忆历史,或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情感流转和心理活动。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写照,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菩萨蛮.题叶南雪丈藏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

闭门自有深山意。开图恍似前游地。镫火一龛寒。

今宵魂梦安。年年听雨惯。独坐残书伴。

遮莫说天明。天明仍未晴。

(0)

百字令

海风吹梦又沈沈,醉也几曾摇醒。

独上层楼披雾眼,但见远山横整。

贴水低迷,倚天侧媚,画法谁曾称。

松林寒月,片云遮断无影。

绝忆旧日池台,有人爱惜,蘅杜相攀赠。

太息年光同电谢,莫道他时重省。

浊酒魂销,斜阳泪满,坐对西风病。

翻嫌鹦鹉,一声催热香茗。

(0)

美人十八首·其二楼上

登临遥指画堂西,深锁浓春烟雨迷。

燕子有情归旧垒,柳条无恨长新荑。

低窥半面疏棂透,难露全身曲槛齐。

却笑凝妆太娇惯,倩人扶下小红梯。

(0)

放言简振之·其二

碌碌无为章句囚,狂歌醉卧碧云秋。

不谙生产千金子,自立功名万户侯。

末俗几曾逢笑口,古人未尽愿低头。

谪仙祗是能诗酒,已占人间第一流。

(0)

接家信

口有平安报,中宵泪亦多。

经年曾不至,一纸定如何?

为子可堪此,持缄重自讹。那禁先手战?

老父字成蝌。

(0)

秀华续咏·其十三张京兆妻

传遍长安眉妩词,闺房私事九阍知。

相如亦有生花笔,只草封禅不画眉。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