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华藻刻坚珉,下马来寻剥藓痕。
断画岂如弦可续,阙文犹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遗踪碎莫存。
欲较智愚三十里,又飞丝鞚过前村。
衮衣华藻刻坚珉,下马来寻剥藓痕。
断画岂如弦可续,阙文犹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遗踪碎莫存。
欲较智愚三十里,又飞丝鞚过前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翌创作的《读刘太真碑》,通过对古时碑文的阅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衮衣华藻刻坚珉,下马来寻剥藓痕。"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骑士在辽阔的野外下马寻找古代碑文遗迹的情景。“衮衣”指的是古代官员所穿的服饰,这里象征着古人的风采;“华藻刻坚珉”则是对碑文装饰与内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向往。下马寻找意味着诗人不仅是在欣赏这些遗留下的文字,更是在追寻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智慧。
"断画岂如弦可续,阙文犹冀石能言。"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强调历史记载的脆弱性和重要性。“断画”指的是已经损毁不完整的图画,“岂如弦可续”则是说像断了的琴弦一样,虽然可以修补但已失去原有的完美。而“阙文犹冀石能言”表达了即便是残缺的文字,也希望能够从中获得历史的教训和智慧,就如同石头虽然沉默却蕴含着古老的故事。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遗踪碎莫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已经荒废的村庄和一只蛇形饰物(螭首)的遗迹。尽管村落的旧址还在,但蛇形饰物却已无法寻觅。这两者之间的对比,象征着时间流逝下的一切都会消散,只有那些坚固的文化遗产才可能留存下来。
"欲较智愚三十里,又飞丝鞚过前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进一步探索智慧与愚昧之间差异的愿望,并且不满足于目前所知,希望能够像骑着马、挥动马缰一样,跨越更远的距离去寻找答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碑文的阅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追求和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脆弱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