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雄州视远亭》
《登雄州视远亭》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谁将粉水扫天衢,万里全开晦景图。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

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雄州视远亭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考。首句“谁将粉水扫天衢”,以“粉水”比喻洁白的雪花或晨曦的光辉,描绘出一片清新的天空景象,仿佛有人挥洒着轻盈的色彩,将大地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接着,“万里全开晦景图”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展现出一幅广阔无垠、光明普照的景象,将之前的朦胧与晦暗一扫而空。

“百尺冻云飞未起,一筝寒雁远相呼”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百尺之高的冻云似乎还未完全散去,却已有寒雁在远方发出悠长的呼唤,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辽阔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向往。

“由来封略非三代,大抵渔樵似五湖”这两句,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向对历史与人生的哲思。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封略”指边疆的防御工事,与“三代”(夏、商、周)的历史背景形成对比,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边疆的防御策略和治理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渔樵似五湖”则以渔夫和樵夫的生活状态类比,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最后,“欲望繁台何处是,繁台不见见平芜”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繁台,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目标,但诗人却找不到它的具体位置,只能看到广阔的草地(平芜)。这不仅是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也是对人生追求中不确定性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水龙吟.为祖母太夫人九十之庆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细叶难相称。

风流不减,谢家林下,蔼然辉映。

最关心处,岁时伏腊,蘋蘩荐敬。

笑人间儿女,那知许事,空脂粉、香成阵。

惭愧儿郎草草。满金杯、绿浮春莹。

此心但愿,旁沾亲旧,年年康胜。

一曲龙吟,又传佳语,尊前试听。

道期颐未老,十年今日,再安排庆。

(0)

题岳武穆王坟二首·其二

湖水春来自绿波,空林人迹少经过。

夜寒石马嘶风雨,日落山精泣薜萝。

江左长城真自坏,邺中明月竟谁歌。

惟馀满地苌弘血,草色年深碧更多。

(0)

扫花游.寄赠西野赴台都事

别离况味,叹自古难禁,最关情处。暮帘卷雨。

念征衣乍拂,故人良苦。见说麻姑,也怕方平节斧。

正凝伫。又报道待回,天上官府。谁与传尺素。

想玉简频催,彩云难驻。中台独步。

便金门迤逦,近连沙路。野鹤江楼,为嘱仙翁记取。

耿无语。倚山亭、黯然平楚。

(0)

题观海图

昔年解缆岑江上,初日团团水底红。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遥看岛屿如星散,祇谓神仙有路通。

及此栖身万人海,旧游却在画图中。

(0)

送南台从事刘子谦之辽东

往复一万里,嗟君已两行。

朔风吹野草,寒日下边城。

策马犯霜雪,逢人问路程。归期在何日?

应是近新正。

(0)

清平乐

凤箫声度。十二瑶台暮。开遍琼花千万树。

才入谢家诗句。仙人酌我流霞。梦中知在谁家。

酒醒休扶上马,为君一洗筝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