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心探道箓,细听步虚声。
不辨游三岛,焉知驻五城。
忽悬鲛室泪,翻忆鹿门耕。
何处安期枣,如瓜饷此生。
斋心探道箓,细听步虚声。
不辨游三岛,焉知驻五城。
忽悬鲛室泪,翻忆鹿门耕。
何处安期枣,如瓜饷此生。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武霞纪游(其八)》描绘了诗人静心修道,专注于道教仪式“步虚声”的场景。他沉醉于神秘的仙境想象中,不知自己是否已游历过传说中的三座仙岛或五座灵城。诗中融入了鲛人泣泪和鹿门隐居的典故,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期待能在何处觅得仙人安期的枣子,如同大瓜般滋养他的生活,寓意追求长生不老与精神满足。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峰迥留深隐,天青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崖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野客吟时共,山翁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邀。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驿骚。
弹琴遗古散,问字度危桥。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
上方山头雪迷路,石湖桥上作行春。
湖光万顷送归棹,山鸟一声如唤人。
静乐可忘轩冕贵,清游端胜绮罗尘。
人间今古谁能赏,诗思不如图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