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鸿》
《秋鸿》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万里无矰缴,江湖得自由。

远依南地暖,因觉北天秋。

疏雨投荒浦,残阳度远洲。

叫霜催落叶,送泠入征裘。

影乱风横塞,声寒月满楼。

芦深依晚渚,稻熟下平畴。

孤馆初惊梦,新霜欲上头。

帛书无复系,夷虏戴宸旒。

(0)
鉴赏

这首《秋鸿》描绘了鸿雁在秋季迁徙时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

首联“万里无矰缴,江湖得自由”,开篇即以鸿雁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鸿雁远离了箭矢的威胁,得以在江湖之间自由翱翔,象征着摆脱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颔联“远依南地暖,因觉北天秋”则通过鸿雁迁徙的方向,巧妙地将地理方位与季节变化联系起来。鸿雁南飞避寒,北归迎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了人生的流转与变迁。

颈联“疏雨投荒浦,残阳度远洲”描绘了一幅雨后黄昏的画面,疏落的雨滴洒落在荒凉的水边,夕阳余晖越过遥远的沙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鸿雁旅途中的一个瞬间写照。

尾联“影乱风横塞,声寒月满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风横过边塞,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定,月光洒满高楼,使得声音显得更加寒冷。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鸿雁在迁徙途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孤独感。

接下来的“芦深依晚渚,稻熟下平畴”则转而描写鸿雁栖息于芦苇深处的晚滩,以及它们在稻田中觅食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也寓意着鸿雁在迁徙过程中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孤馆初惊梦,新霜欲上头”则以鸿雁在旅途中偶遇的孤馆为背景,表达了它们对未知世界的警惕与不安,同时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严冬,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帛书无复系,夷虏戴宸旒”以鸿雁不再被束缚,夷狄之地的人民拥戴皇帝,象征着自由与秩序的回归,以及对和平与统一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秋鸿迁徙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深刻哲思,既有对自由与秩序的追求,也有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感怀·其一

翻澜不在多,涓滴成江河。

滋蔓不在天,茁芽缘高柯。

如何断不断,机见独蹉跎。

(0)

制椒枕寄外·其一

孤镫静坐巧安排,锦字回文花样佳。

一握椒聊寄珍重,此中芬馥是侬怀。

(0)

哭旅儿·其三

十月有八日,儿病渐不支。

宛转衾簟中,气息馀一丝。

依依握母手,问爷归何迟。

伏枕还和南,声声念母慈。

儿身惟母爱,儿病惟母知。

勿厌儿扰母,扰母祇此时。

愿母强自宽,向后毋思儿。

此语诚可痛,此情那可思。

夜台风雨黑,儿今去何之。

暄寒与饮食,谁为儿护持。

呜呼我阿寄,汝当知我悲。

小春有良辰,行为汝娶妇。

汝母拮据筹,备此合欢酒。

颇闻彼姝子,堪称汝嘉耦。

庶几小鸳鸯,婉娈侍左右。

岂谓连理枝,摧折如此骤。

此岂吾罪愆,致汝不克寿。

抑或儿命薄,无福一消受。

冥途焉可知,灵璅渺难叩。

汝兄幸有子,聊使承汝后。

缞绖拜汝前,足慰汝心否。

(0)

春日閒居

片云孤鹤兴无穷,野水危桥处处通。

十里琴筝人似玉,五陵冠盖马如龙。

楼台隐隐寒烟外,桃李阴阴细雨中。

回首沧波空叹息,六朝剩有夕阳红。

(0)

题焦山吸江楼·其一

到此游踪倦,山椒旧有亭。

一椽聊可憩,四达不为扃。

石佛低眉坐,云君招手停。

老龙听诗处,清韵发中泠。

(0)

春日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

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